小学家教(上海家教)
【导师】这三件事在孩子小学阶段最重要
孩子的培养,既是学校的事,也是家庭的事;这既是老师的事,也是家长的事。小学阶段,如何看待孩子才能算是称职的家长?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是什么?对于父母来说,哪三件事比成绩更重要?
今晚,让我们来听一听上海市特聘校长、上海市园林奖获得者、上海市普陀区武宁路小学校长孙乃馨给家长们的忠告
家长要记牢六个字
等待、询问、鼓励!可以做到这六个字,你可以被视为一个称职的爸爸妈妈。
等待
父母要有耐心陪孩子慢慢长大,接受孩子不能一下子动作快的现实,一下子养成各种好习惯,一下子把一切都做好。不然这个家长太好了。
询问
孩子放学回家,要和他们聊天,问他们在学校发生了什么,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心。问很重要。有些父母下班回家玩手机,从来不和孩子交流。如果你工作真的很忙,周末应该多陪陪孩子。
父母一定要和孩子一起长大,不能偷懒。
鼓励
孩子一定要鼓励,好孩子要夸。不要总是拿孩子和别人比较,那样只会伤害孩子。
这六个字说起来容易,但在小学一直做好却很难。
家长要做好的三件事
小学阶段,家长不要太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比起学习成绩,小学有三件事对家长来说重要得多。
兴趣
培养孩子的兴趣很重要,孩子有学习的兴趣才有后劲。
这个兴趣包括学习兴趣和非学习兴趣。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培养一两个爱好。一开始可以广泛接触。父母有责任让孩子接触不同的东西,让孩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然后鼓励孩子坚持下去。
习惯
一是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二是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三是独立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优秀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看书。
阅读不仅可以促进语文学习,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增强他/她对世界的理解。孩子的阅读习惯是父母培养的,这种习惯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性格
在多年的教育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父母美满的婚姻,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培养孩子阳光的心态。
父母的感受会影响孩子的性格。首先,父母应该努力创造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环境,这对孩子的性格发展很有帮助。
第二点,父母要投入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负有最大的责任,所以他们必须和孩子一起成长,才能体会到做父母的快乐。
第三点,打开孩子的眼界。眼界决定境界。如果父母有条件有时间,可以带孩子出去多看看。同时,他们可以让孩子在准备旅行或参观时参与进来。
如果家长在小学不关心孩子,而是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理阳光,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对学习感兴趣,那是很好的。
小学的三个关键时期
一般来说,小学有三个关键时期。
1.刚进小学的时候
这时,父母需要做三件事:培养孩子的兴趣、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性格。
2.三年级
通常,学生的成绩在三年级时被分流。一直在高一高二领先的孩子可能不会继续在高三领先,但是高三名列前茅的孩子在高四和高五依然会有优异的成绩。
这主要是因为一些高一高二成绩好的孩子在入学前已经学习了一些学科知识,不一定是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对于那些不提前学习的孩子,只要学习习惯好,兴趣高,学习能力强,到初三就会慢慢赶上。另外,从初三开始,学科内容的难度有所提高,对学习能力的要求也更强。所以三年级会有一个调整分流。
对于初三的家长来说,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遇到了一些困难,一定要鼓励孩子,增加孩子的信心,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阶段。
3.临近毕业时
在这个阶段,父母的主要问题是焦虑,因为许多父母在面临深造时开始选择学校。
这个阶段的父母不应该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太满。如果觉得孩子需要辅导,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安排,但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时间,培养孩子管理时间的能力。
有些家长为了择校让孩子学奥数,奥数并不适合所有人。学习好是对孩子思维能力的锻炼,学习不好可能会扼杀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所以家长一定要抛弃功利的想法,从孩子成长的角度考虑是否学奥数,而不是从择校的角度。
选学校,一定要选适合自己孩子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