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如何养成小班宝宝的学习习惯?必须知道这三种方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小班儿童的要求如下:
1.刚入园的孩子年纪小,能力差,生活和卫生习惯没有很好的养成。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吸收性心理学习能力,使其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积累,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创造自由轻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孩子与人交谈,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在小班的重要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日常生活过程,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比如学会举手发言、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爱惜书籍、会读书等。
一、教师的正面引导,以身示范起重要作用
小班的孩子刚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环境,难免会有孩子在教学活动中违规。小班经常出现打断别人,不举手回答的情况。老师可以直接告诉孩子上课做什么,如何举手发言,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孩子,以身作则,鼓励能力弱的孩子。
在看书之前,老师可以给孩子讲解书的结构,展示拿书、看书、送书的过程,给孩子正确的示范和积极的引导。通过讲故事、学儿歌、创设场景等手段,让孩子学会正确的方法,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教师在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时,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具的色彩要生动鲜明,从而引起孩子的好奇心。教学语言生动有趣,肢体语言丰富,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在美术活动中,老师可以设置悬念,设置一个神秘的盒子,从盒子里拿出上课的内容,让孩子说出是什么。并以“任务”的形式开展以下课程内容,孩子顺利接受“任务”,认真独立完成。
小班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这就要求老师在充分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的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贵在坚持,家园携手育新苗
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刚刚形成,坚持很重要。因此,家庭的协调与合作至关重要。
老师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解释学习习惯的近期目标。比如最近的训练目标就是认真听讲。要求家长本周每天晚上在孩子入睡前讲同样的故事,每天改变提问方式,让孩子周末简单讲一遍。同时,当他们的孩子在幼儿园时,他们被邀请在其他孩子面前表演讲故事。教师需要及时告知家长孩子的发展情况,以保持家庭信息同步。
老师也可以在家里的联系栏定期更新育儿知识,也可以通过微信转发相关育儿内容。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性和收获性状;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持续渐进的。
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希望孩子不仅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还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言行和社会和谐氛围的影响下,孩子才能快乐地生活,健康地成长!成为红缨“三好”阳光孩子!
互联网,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