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逆向思维(思维能力训练800题)
人生不止一面,有好有坏,那么应该如何教育孩子面对生活中的“坏事”?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顺境中人皆乐,逆境中君子乐。”看到这句话,让人豁然开朗?
这是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结果导向的,以解决问题为首要目的。
司马光著名的砸缸就是逆向思维的代表。当有人落水时,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于水火’;面对迫在眉睫的危险,司马光果断地用石头砸碎了缸,“让水离开人”,救了小伙伴的命。
3-6岁的孩子思维活动从单纯的思考发展到逆向思维,会影响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时期,父母要培养孩子的逆向思维。
3-4岁孩子的训练方法
3-4岁孩子的思维模式比较简单,没有深度和广度。因此,有必要适当进行浅层逆向思维训练,以激发儿童的思维兴趣,保持大脑处于活跃状态,进而将单向思维慢慢转变为双向抽象思维。
如何训练?
和孩子玩“石头、剪刀、布”游戏时,输的一方要露出笑脸,赢的一方要露出哭脸,错的一方会受到惩罚,比如唱一首歌,背一首诗,或者完成赢的一方的要求。
重新改编一些经典童话,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构思故事的结局。比如《龟兔赛跑》,如果兔子一开始就认真跑,或者乌龟一开始就认为自己赢不了,失去了比赛的动力,结果会改变吗?
通过改编经典故事,让孩子认识到很多事情不是绝对的,有很多可能,这将帮助他们克服单向思维,将思维发展到更高的层次。
3句子转换的方式也可以培养孩子的逆向思维。比如妈妈对孩子说:“宝贝,我很喜欢你。”这时,大多数孩子都会对妈妈说:“妈妈,我也很喜欢你。”这样可以引导孩子明白,稍加改动,两句话就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
泰友专注于3-8岁儿童的大脑发育,以国际领先的STEAM教育理念为核心,采用连接式教学法,引导孩子用逆向思维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激发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帮助孩子高效学习。
4-5岁儿童训练方法
4~5岁是儿童思维活动发展的关键阶段。这时,逆向思维训练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帮助孩子学会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和判断。
如何训练?
1利用机会教孩子读书,让孩子说出单词的反义词,比如妈妈说“小碗”时说“大碗”;妈妈说“白天有太阳”,孩子就会说“晚上有月亮”等等。让孩子在识字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词汇,提高自己落后的思维记忆和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
2向孩子问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如果鸟不会飞会怎么样?”“如果小猫会说话,你猜第一句会说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可以让孩子想象,但是注意,家长也要一起提出不同的答案,和孩子互动,让孩子记忆更深刻。
③利用数学运算的方式训练孩子的逆向思维,如妈妈在孩子面前摆出6颗糖果,先将糖果分成均等的两组,问孩子:“3颗糖加上3颗糖等于多少?”如果孩子顺利回答出来,妈妈再将糖果分为2颗一组和4颗一组,问 孩子:“2颗糖果加上6颗糖果等于多少?”
反复让孩子知道,虽然数字不同,但答案可以相同,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5-6岁儿童训练方法
5-6岁阶段,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可以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思维活动。
如何训练?
1妈妈拿着手表,带着孩子站在镜子前,让孩子从镜子里看时钟,说出准确的时间;或者,母亲伸出右手,让孩子判断哪只手在镜子里。
要和孩子辩论,先问一个问题,然后让孩子说出自己的观点,再持另一种观点。双方各有十分钟准备自己的观点,然后一起辩论。
比如妈妈说“看电视真好”,孩子就要从“看电视不好”的角度来分享自己的看法。通过辩论,让孩子明白一切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从单一的角度来看待一件事,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3让孩子自由创作。家长可以给孩子一张白纸,然后告诉孩子:“这其实是一张藏宝图。我给了你分发宝物的机会。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布置宝物?”让孩子从设计师的角度画“藏宝图”。
逆向思维是一种反方向的思维方式,允许思维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反面深入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