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生学习方法_尖子生高效学习方法
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信息:
“为什么我再怎么努力也学不好”
“我要放弃”
“这不是奖金。”
边肖很苦恼,回忆起自己原来的自己,多次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学习,甚至拿到考试成绩就崩溃大哭。
后来班主任跟我谈过一次,说“其实你并不是不适合学习,只是学习效率太低,吃了很多苦,产生了抵触情绪”。
所以很多孩子学得不差,却没有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感受不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自信,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那么,什么是高效的学习方法呢?
第一,抓住课的45分钟
有一种“假严肃”叫把老师说的PPT全部抄一遍。
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感觉PPT的每一页都很重要,充满知识点,一定要写下来。然后,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眼睛和笔上,看似很认真,其实错过了——老师实际讲述的核心内容,上课漏掉的知识点需要课后多花点时间去理解。
其实老师PPT上的内容大部分都在课本上,但也有一些延伸的内容。所以建议我们简单的课前预习,知道课堂上教的是什么,这样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无论是课本上的内容都可以及时反应,而对于非课本上的内容,我们可以在理解的前提下简单的记录关键信息,课后重复。
学习新知识的重点在于课堂上老师教的45分钟,不要本末倒置,重点在机械记笔记。
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边肖有一个上学的习惯,就是在做题的时候不断的翻参考资料,甚至在考试的时候,我深刻的记得这个公式就在资料书128页的左上角,但是具体的内容我记不清了.
后来边肖尝试了这样一套方法:
①先复习一章的重点内容再做习题;
②做题时,强迫自己不要再翻资料本和看答题本,而是把自己不记得的知识点标出来;
③做完练习后,逐一核对答案,分析考点和知识点,低记忆重复内容;
④针对性练习之前记忆度较低.的内容,全面把握重点知识。
这种复习逻辑的优势在于,可以把知识点记在心里,通过对薄弱环节的重新练习,培养自己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思维。
很多同学都有成绩高低的现象。事实上,他们不能全面地应用他们的知识。只有真正掌握知识,理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稳步前进。
三、认真学习
前两天发表了一篇文章:
考试从来没有粗心过
对粗心表象下更深层次的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其实粗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认真学习。很多学生没有耐心,不能正确做事。他们急于在没有分析甚至没有看清问题的情况下开始,所以正确率无法保证。
从开学开始,老师就告诉我们要“从容应对”考试。怎么才能冷静?边肖建议,除了背诵知识点之外,你还应该多看几遍问题,尤其是综合性的问题,仔细分析问题,有序地列出答案。
同时“纠错本”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记录遇到的错误问题,经常阅读总结经验,有针对性的复习训练,不仅可以加深印象,还有助于提高分数。
4.一步一步向目标靠近
很多同学喜欢定一个长期目标,比如一年后考上重点高中。每个人都听过马拉松运动员的故事,把整个40公里的比赛分成小目标,每次到达某一点,都会继续朝着下一个目标奋进。
学习和跑马拉松其实是同一个过程,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比如目标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距离分数线还有30分,那么每一个阶段都会提高10分,等中考的时候就可以轻松的接近自己的目标。
分解目标让每个阶段都有新的挑战,克服小目标获得的成就感会让人更有信心继续挑战。
5.注意劳逸结合
还有一种“假严肃”叫“我每天从早上7点学习到凌晨2点”。
中考越近,考生越紧张,会安排自己的日常学习任务,怕学的比别人少。边肖认为这是不必要的。知识获得的程度在于学习过程中的效率。保持头脑高速运转一个小时远比熬夜看书三个小时有用。
一味追求学习时间不仅吃亏,还因为疲劳和心理压力过大,学习状态“虚高”,即看似努力,实则大脑疲惫,思维缓慢,效率极低。
所以你一定要好好休息,调整好自己的生理状态,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劳逸结合,提高成绩。
只有高效的学习,才能保持对知识的热情,才能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回复[考试真题]获得《2015-2019广州中考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