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教育 > 相遇问题(如何分离常数求值域)

相遇问题(如何分离常数求值域)

多遇问题类型归纳

说到公务员考试出行问题中的多遇问题 80%以上的考生会说太难了,已经直截了当的放弃了。不过很遗憾,这也是公务员考试的一个重点知识。要想鹤立鸡群,多次见面的问题肯定是中考的杀手锏。

考生在备考时不要有恐惧心理。他们要认真总结,多练习,也可以玩很多次会的问题。下面总结一下多次遇到的问题类型。

问题一:求两地距离

1.给出两人的速度以及某次相遇的时间,求两地距离。

比如

A大学的小李和B大学的小孙分别从自己学校同时出发,不断往返于A、B两地之间。现已知小李的速度为85米/分钟,小孙的速度为105米/分钟,且经过12分钟后两人第三次相遇。问AB两地距离为多少?

【解析】通过题干条件,我们可以得出两者速度和为85+105=190,时间为12,可求出两者路程和为190×12,第三次相遇路程和等于五倍的两地间距,所以AB=190×12÷5=456。

1.梗里给的是见面地点的位置,比如见面点到两个地方的距离,或者离中点的距离。因为他们相遇时处于同一位置,我们只需要考虑其中一个的变化。

例如,

甲从A地、乙从B地同时以均匀的速度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离A地6千米,继续前进,到达对方起点后立即返回,在离B地3千米处第二次相遇,则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题干中给出的是相遇地距A或B地的距离,所以只需要考虑甲乙中一者就可以了。那我们不妨只考虑甲的情况,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S甲=6,到第二次相遇甲所走的路程为3S甲=18,第二次相遇距B地3千米,可知甲此时走过的总路程为SAB+3=18,两地相距15千米。

问题2:求相遇次数

在题干中会给出两地之间的距离,给出甲,乙两者的速度,让考生解答在一定时间内甲,乙两人会相遇多少次。面对这种类型的题,我们只需运用(2n-1)SAB≤时间×速度和便可以求解出最后的答案。

比如

甲、乙两人在相距50米的A、B两端的水池里沿直线来回游泳,甲的速度是1米/秒,乙的速度是2米/秒。他们同时分别从水池的两端出发,来回游了10分钟,如果不计转向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共相遇了多少次?

【解析】利用式子(2n-1)SAB≤时间×速度和;(2n-1)×50≤10×60×(1+2)可得n≤2.3,n为整数,则n=2。

问题3:找到时间

问题的梗中给出了两地的距离,给出了两地的速度,找到了第n次见面的时间。

对于这种类型的题只要明白从出发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相遇时间之间的比例关系为1:3:5:......:(2n-1)即可。

比如

老张和老王分别从相距1800米的A地,B地相向而行,老张每分钟走40米,老王每分钟走50米,两人在A、B两地来回行走,不计转向时间,问老王,老张出发多长时间第五次相遇?

【解析】由题意知第一次相遇时间为:1800÷(40+50)=20,第5次相遇时间应该为(2×5-1)×20=180。

虽然行程问题中多次相遇的问题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但是如果考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可以通过画行程图来确定行程时间的比例关系,整理出累计和单次行程的区别,然后在做题的时候做好分类,那么这样的题的分数就不会少了。

微信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ABC留学网提供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jumpabc.net/zaixianjiaoyu/13644.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