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教育 > 庭审记录(民事案件庭审旁听记录)

庭审记录(民事案件庭审旁听记录)

庭审速度大大提高,发光的“书记员”可以以音速录制庭审笔录!

金句摘录

“我以为我要开一天庭。”

“我们的智能语音同步转换文字系统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一些长期使用该系统的法官报告说,该系统甚至超过50%。”

——熊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副主任

故事

说到法院书记员,大部分人可能感觉不到。即使看了大量香港法律剧,也很难注意到法庭上还有这样的角色。

但可能影响法院审判效率的,正是这个卑微的岗位。

我不知道你打字有多快。一般人的打字速度是每分钟70到80字左右。我们的文员已经达到了专业速记员的水平,每分钟可以输入120到150个字,准确率必须在95%以上!

但即便如此,也跟不上法官和诉讼当事人的速度。过去,江苏省法院系统的庭审时间受到书记员创纪录速度的严重制约。

现在.

答:“根据合同条款,保险公司只承担30%的赔偿责任……”

b:“我在处理全额保险附加费,不包括免赔额,我要支付全部……”

答:……

在一起保险合同纠纷的审判现场,没有通常的快速键盘敲击声,角落里有一个发光的特殊“书记员”正在工作,诉讼双方话音刚落,相应的文字笔录随即就出现在大屏幕上

在这起纠纷案件中,原告和被保险人提交了多达16套证据,保险公司也态度强硬,从未让步。我以为审判会是一场持久战,结果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就结束了。

22页成绩单,一个半小时。在过去,这至少需要三个小时。

"还以为要开一天的庭,现在的‘语音转录’省去了等待店员录音的时间,效率大大提高。”该案的代理人李吕说。

容光焕发的“店员”,也是一年前的。

2016年4月,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始在实际审判中测试使用语音识别技术——“智能速记员”。这种“智能速记员”可以自动将语音转换成文字,在庭审中自动区分说话对象和说话内容。法官、当事人和其他参与者可以看到转录的单词。

与书记员相比,“智能速记员”确实能做到字字珠玑,苏州中院庭审记录在庭审期间的完整性高达100%。即使口音重,正确率也能超过90%,书记员只需稍加修改,就能实现庭审的完整记录。

“以前我要等店员打完字才能说下一句话。现在,说话的速度至少提高了一倍。”法官介绍的。

这个结论一点也不夸张。借助这样一个语音同步文本转换的机器人系统,苏州中院庭审笔录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据统计,江苏省苏州市审判语音转换系统实现了审判笔录100%完整,平均缩短审判时间20%-30%,复杂案件缩短审判时间50%以上。

庭审时间缩短了,每天就能多办几个案子了,司法效率也就提高了.江苏是人间案件矛盾最突出的地区之一。以苏州为例,今年预计审理案件27万余件,人均办案量超过300件,居全省第一。

现在庭审基本不需要书记员手工录入。法官在起草判决书的时候,也可以直接对着屏幕说话,然后对判决书草案进行检查和修改。

“等句子长了,我会换一些对应的标点符号。这么简单的修改,我就能如实记录整个审判过程。”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书记员马亚龙说。

制度链接

十八大以来,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高科技综合“武装”政法系统。司法改革和技术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技术创新一方面解决了司法改革中的难题,另一方面司法改革也促进了技术创新。

在法院系统中,“智能法院”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司法生产力。人工智能不仅可以将法官头脑中的法律文件输入计算机,还可以根据国家判例为法官提出建议;在公安系统,“线上”正与“线下”并列成为打击犯罪的重要战场;在检察院系统,“大数据”成了检察官的左膀右臂。如果公安机关移送的证据存在程序瑕疵,办案软件可以自动报警。

四年来,国家治安检查法中的“黑技术”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治法律体系中的“科技革命”正在悄然发生。

孟书记说

“谁能带头科技创新,谁就能开辟新天地。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把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政法工作现代化的大战略和大引擎,促进政法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 2017中央政法工作会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ABC留学网提供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jumpabc.net/zaixianjiaoyu/14354.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