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案(高中历史教案网)
编九年级历史第二卷教案
教案首页
【采访频道】初中历史经典教案模板
2017年面试火热报名中
决 胜 面 试
想考过面试的童鞋们快来报名吧!
菏泽资深面试评委面授,个别学科通过率达100%!
全一线学科带头人。一次不过下次免费学,最有保障的辅导。
教师资格备考群:
教师招聘备考群:
题目: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简要了解和总结周王室衰落的原因;
2.了解齐桓公率先称霸的条件和历史意义;
3.分析秦崛起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教学法;
2.讲故事法;
3.小组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总结周王室衰落的原因,培养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通过齐桓公、管仲、王月勾践、秦孝公、商鞅的事迹,树立“有志者事竟成”的自信心;
3.通过齐主政、秦主政,可以理解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
1.齐桓公率先称霸的条件及其历史意义:(强调)
2.秦异军突起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强调)
3.霸权的过程也是民族融合和历史进步的表现;(难度)
4.改革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条件。(扩展/难度)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参考《退三家》、《秦晋之好》、《赢中原》、《退你的薪尝你的勇》等历史故事;
2.安排历史小品:商鞅敦促秦孝公进行政治改革。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幽王烽火戏诸候
西周末年,国家连年饥荒,周幽王却不理政事,终日吃喝玩乐,嗜女如命。当时,周有一个叫褒国的等候国,其国君褒君因劝说而被投入监狱。为了救父亲,儿子夸她买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取名“夸她”,教她宫廷礼仪,然后把她送给周幽王,从而夸她被释放。鲍思生来娇媚,深得尤王宠爱,立她为皇后,但脾气很怪,就是不管事情多有趣,她从来不笑。因此,王猷贴了一个通知说,“谁能让女王笑?有1000的奖励。结果大家都白忙活了,夸思冷漠。有一个求爱的大臣叫,他给了你一个坏主意,就是打王侯、……结果你王死在了狗戎的手里。
二、课程新授
(一)课堂准备
学生快速阅读(3分钟),用最简单的文字或词句,阅读后总结春秋战国的社会特征。(老师在黑板上标出了关键词)
学生总结:“国家”、“改革”、“商鞅”、“战争”、“动乱”、“竞争”.
老师:(问:能不能简单一点,用一个字?)“乱”(学生同意黑板上大写的“乱”字)
(二)围绕“乱”字展开话题并设问,请学生再次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
1、为什么是“乱”?
2.怎么就“乱”了?
3.世界“乱”的结果是什么?
(三)板书: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
为什么会“乱”(板书)
1.要求学生根据第一章提供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史料,分析周王室衰落的必然性。(小组讨论)
(1)分封制保证皇室血脉;(2)皇室内部矛盾越来越明显,统治力减弱。)
乱世出英雄(板书)
1.总结:
《春秋五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战国七雄》——秦、楚、齐、燕、赵、魏、汉。
2.讲故事
(1)远离家;(2)秦晋之善;(3)拿下中原;(4)服务一生。
3.放映教科书剧回归历史:卫阳力劝秦孝公接受他的思想,实行政治改革。
4.齐桓公率先称霸
(1)条件
a)地理位置好——位于东部,渔盐丰富,经济丰富;
b)锐意进取,开展——关中改革,逐步增强国力;
c)战略战术——“敬王”“抗外”,整合强化,树立威望,最终实现霸权。
(2)结果:齐桓公吹响了称霸的号角,诸侯并立,诸侯数量锐减。最后出现了以齐、宋、金、秦、楚为代表的“春秋五霸”局面。
问:如何理解霸权也是民族融合进步的过程?(小组讨论)
(提示:减少附庸国数量,减少分裂主义的状态和规模,有利于国家迈向统一。而且对诸侯国的吞并,把不同风俗的人聚集在一起,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三、课堂小结:
春秋战国时期,通过兼并之战,终于消灭了分裂,统一了世界。当今社会,和平是永恒的主题。构建和谐社会是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家庭、学校、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师生共同回顾本课重点)
四、布置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