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计划书(旅游计划100字左右)
中国旅游业已经到了质量发展阶段,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决定了中国旅游市场对旅游景点的质量会有更高的期望。投资者进入文化旅游行业的同时,也重视这一段的旅游规划。下面我们来看看旅游规划的发展现状:
(一)、当代中国旅游策划业的成绩
1。旅游规划的概念已经被大多数从事旅游业和关心旅游业发展的人所接受,旅游规划意识也在不断提高。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智能产业地位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规划在工作中的重要性。现在不仅一些旅游企业成立了专门的营销策划机构,一些政府机构和景区景点管理机构也成立了相应的策划机构。
2.旅游规划活动风起云涌,旅游规划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近年来,在业界的关注和旅游规划师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旅游规划可以说是风起云涌,成为加速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3.旅游规划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旅游规划师。近年来,一批优秀的旅游规划师在波澜壮阔的旅游实践中脱颖而出,他们的规划案例备受关注,引领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二)、当代中国旅游策划业的差距
虽然中国的旅游规划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但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相比,当代中国旅游规划的发展速度仍然滞后,突出表现为:
一是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中规划缺位。从过去来看,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地方旅游发展战略时,“产业规划”意识不够强,因此发展战略显得平淡无奇,不能有效引导产业发展,不利于吸引投资。一些地方旅游业发展战略完全是“自激式”的,完全与市场需求脱节。
二是策划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缺位。旅游要发展,规划要先行,规划是旅游开发建设的龙头,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大纲,其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已越来越为决策者所认识。从省级规划到县区规划,甚至具体到一个乡镇、一个景点的规划,少则十几万元,多则数百万元,决策者毫不吝惜。且一些旅游规划越做越豪华,文本包装越来越夸张,引进洋规划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翻开这些外表高贵无比、精彩绝伦的规划文本,遗憾的是给人的只是“新瓶装旧酒”的感觉。除了极个别的规划对市场状况和形象策划用了一定的笔墨之外,更多的规划通篇是资源优势、区位条件、开发布局等千篇一律的文字。试想,没有对目标市场的准确定位,没有对区域形象的科学设计,没有对市场营销的精心策划,旅游规划能够达到指导有效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的目的吗?怪不得一些耗巨资编制的旅游规划一旦评审通过,便束之高阁了,真的应了那句“规划规划,纸上划划,墙上挂挂”。因此很多规划评审通过之日,便是它完成使命之时。
规划要以规划为基础,可惜一方面规划呼唤规划,另一方面规划无法进入规划。
规划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规划设计部门首先要有相应的资质,取得相应的资质,这是完全正确的,无可非议的。问题是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资质。令人费解的是,规划设计部门的资质考试对专业规划没有要求。自然,很少有专业的规划师参与规划和评估过程 有规划设计权的人不懂得规划,有规划能力的人不能参与规划,这既是旅游规划师的无奈,也是旅游业的悲哀!
三是策划在旅游宣传营销上缺位。环顾某些大大小小的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策划的缺位、错位同样十分严重。此会、彼会、昨日会、今日会、国际会、国内会,区域旅游形象设计、展位布置、宣传手段等等,似乎千人一面万人同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也同。这种很少个性风格和时代特色的炒剩饭式的宣传促销,这种一本书、一张碟、一套模式打天下的做法,是否正在慢慢地远离风起云涌的国际旅游市场?在某些低水准公式化的促销方式面前,公众烦了,媒体厌了,业者也累了。创意在哪里,特色在哪里,个性在哪里?契合市场的营销策划在哪里,创造市场的品牌形象在哪里,打动游客的竞争魅力在哪里?
四、旅游品牌运营缺乏策划。没有专业的品牌策划,没有准确的品牌定位,没有鲜明的品牌形象,没有震撼人心的品牌口号,没有完整的品牌传播,这些都是当前旅游企业策划缺失的表现。从具体表现来看,大多数企业混用“马塔闫飞”、“大地”、“TS”等标志,没有带有地方特色的自有品牌标识。宣传资料也差不多,经常涂写几页,文笔比较传统,平面布局呆板,让人很难读懂完整的资料,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很难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归根结底,我们不注重规划。只有重视旅游规划,制定可实施的计划,才是旅游景点落地的步骤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