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杨思高级中学(上海杨思高级中学升学率)
在网上新学期,浦东推出了网上“德育第一课”
明天,上海中小学网络教育正式启动,全市中小学生将通过“云聚”、“网络学习”等方式,在家开始新学期。
你们知道吗?阿拉浦东小囡开学首日的课表将更加丰富哦!小布听说,除了全市统一的课程安排外,新区教育主管部门还精心准备了网上“德育第一课”,并计划明天中午通过“浦东德育”的微信号进行推送。
所以,
德育第一课谁来教?
会说什么?
来看看小布的剧透~
关于在线“德育第一课”
网上的《德育第一课》是浦东新区教育局专门录制的,包括三个微课,时长20分钟左右。
这三门微课由上海三位著名教师授课:复旦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兆路,教授,上海市高级教师、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校长李百艳,上海市杨司高级中学语文骨干教师丁路平,
三位名师不约而同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疫情结合起来,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引导和启发学生在这个特殊时期进行思考和反思,并从身边的事例中汲取正能量,作为他们成长的养料。
微课程 一
《在不确定的世界做一个确定的人》
演讲者:李百艳
在微课中,李校长将与同学们分享他在这个“放长假”期间的所见所闻、特别经历和特别感受。她认为这次疫情让大家感受到了世界的无常。因此,在经历了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后,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永远记住树立起终生防御灾难的思想和意识。.此外,人类要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作为自然之子,在面临困难时在顺应自然之道、利用自然规律,,发挥了中国人天人合一、中西结合、古为今用的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李校长的班级也想告诉家长。她以良好的引导引导学生,努力理解和体会老师和家长在特殊时期的辛苦和不完美;对父母坦诚相待,希望家长能利用这段日子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学习亲密关系的交往之道。
教案剧透
“疫情给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以前,父母忙于工作,孩子忙于学习,甚至周末补课。家庭之间缺乏倾听和对话,亲戚之间的爱无法很好地表达。爱需要学习,让我们一起学习爱的语言和爱的动作,让父母和孩子的心靠得更近。”
微课程 二
《志存高远扬青春》
演讲者:丁
丁先生将结合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的名言: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两个问题
她觉得“什么样的志向才能称得上是高远之志?”“今天的学生又该如何去实现高远之志?”和中国自古以来就不缺少这样的仁人志士:从“匈奴不灭,何以家也?”霍去病,自古未死的文天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劝公不要去武汉的周恩来,选了逆行的钟南山院士。
所谓的高远之志,即能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结合,有强烈的使命担当意识,有天下为公的家国情怀。
“同学们,现在你不能像医务工作者一样带头,也不能像科研人员一样夜以继日地研发药物,那你能怎么办?除了自我保护,自我防疫,还必须秉持心中的高远志向。不管你志向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都要有大爱,有情怀,有祖国,有人民。”
教案剧透
微课程 三
演讲者:武照录
“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微课中,吴教授会这样指导学生: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先忧天下,后享天下之乐”的政治抱负,报国情怀,“无论生死,避祸福”,“富贵不能淫,穷不能移,权不能屈”的浩然之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等。集中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编辑:李志豪
浦东新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