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小学语文听课评语100条)
用思维教语文,让语文课堂更美
统一语文教材,坚持以德育人的理念,按照谁来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指导思想,教材除了增删部分内容外,还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国家主权与海洋意识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它表现出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民主自尊和自豪感。
用思维教语文,让语文课更美
用思维教语文,首先要用思维准备语文,看课文,课前知道教什么。
A 很多老师上语文课,只停留在表面,只教课文上的课文,连课文都出不来,完全停留在课文上,背生词,读课文,讲解一两个重点句子,理解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一篇课文的讲解和欣赏就结束了。
B 一定要认真研读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用思维准备语文课。为什么要研究这篇课文?从课文中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需要在课前想好要教什么。一般来说,语文教学在备课时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梳理课文的知识和技能,看课文需要学习什么知识,比如记单词和理解单词,欣赏重点句子的意思,运用修辞,表达情感,渗透人文素养;二是搞清楚需要教给学生哪些技能,比如排版的技巧,设置开头和结尾的技巧,结构和表达的不同运用,选材的技巧等等。只有在学习教材的时候把这些讲清楚,才能准备有价值的课,才能上好有效的语文课。
用思维教语文,需要熟悉如何把“教什么”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最终实现“教文”到“用文教”的目的,实现从“学”到“学”的角色转变。
备课时,教师要经常思考如何自由呈现设计好的内容,提前思考课堂调控的时间和方法,熟悉什么时候醒来,什么时候参与,什么时候互动,什么时候提高。不仅要在课堂实践中遵循和实施既定的教学目标,而且要根据课堂上产生的新问题灵活扩展或随机整合。要把课前的预设和规划与课内的引导和启发相结合,课后的延伸和巩固相衔接,真正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的一条线,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