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教育 > 山西民俗(平遥古城民俗活动)

山西民俗(平遥古城民俗活动)

民俗很不一样!山西的这些地方都是这样过年的

红红火火过大年

我一进入腊月,对春节的期待就一天比一天强烈,离春节只剩20天了。山西人,你们还记得每年过年时家乡必备的歌曲吗?一般来说就是吃顿团圆饭,看烟花,贴春联,看灯笼,猜谜语等.然而,正是这些每年都有的活动深深吸引着我们。与家人团聚的年夜饭,是埋藏在心底最深处的温暖。这时,我们被提醒该回家了。

太原第一顿饭:羊肉饺子

说到春节,大年初一的羊肉饺子应该是老太太最难忘的事了。

除夕之夜,羊头、羊蹄、羊皮成为当晚的主角。家里的长辈会拿出一个祭祀盘,把羊头和四只羊蹄排列成一只整羊,然后用整羊皮盖住祭祀盘,只露出羊头和四只羊蹄。然后,就是祭拜天地之神的仪式。简单的仪式结束后,供品托盘将留在神社,直到整个新年过去。

而摘下来的羊肉会在养老的时候拿出来。这时,有人已经把羊肉切碎,加了调料。于是整个除夕,都是一家人围着热炕坐着,欢乐地包羊肉饺子。元旦第一餐是家乡风味的羊肉饺子。

大同:春节生旺火

大同煤炭资源丰富,必然与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有各种联系。因此,煤的作用早在古代就渗透到了习俗和人们的情感中,其中旺火是一种当地习俗。

如今,大火旺的习俗在大同又有了发展。不仅是过年的时候生,连红白喜事或者重大节日都生,有的是冬天生取暖;夏天有的是运气。如果旺火规模宏大,造型精美,新年旺火应该是最重要的。

左权:大年初二吃面茶

春节期间要保持年龄,吃饺子,打枪。我的家乡在晋冀交界处,春节的习俗和大多数北方地区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有两个习惯,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到。

一个是元旦早上黎明前吃脑浆。另一个是元旦早上喝茶。广东有喝早茶的习惯,在左权也叫早茶,但只在元旦喝。茶叶不是广东的茶叶市场,而是一种由小米粉和玉米粉混合制成的“面条茶”,在水中煮沸,满屋都是一种特殊的香味。

乡宁:枣花馍馍送亲友

乡宁的春节继承了晋南温暖而浓郁的风格。根据乡宁的传统习俗,正月初一至初五不允许热煮,所以人们应该在春节前准备面食。但现在“不用火做饭”的习俗变了,但几年前准备面食的习俗保留了下来。

“枣花馍”最接近乡宁人的“年”。枣子和面粉,大家都有,做成枣花馍,最常见但最美味。

寿阳:送出穷土过大年

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寿阳县,人们习惯于在大门周围放上用红纸包着的黑木炭。根据传说,红纸代表秦琼,黑炭代表尉迟敬德,意为“辟邪”。除夕夜,这里家家户户通宵,这叫“熬年”。第二天早起的人烧火,放鞭炮,拜长辈,吃饺子,喝脑浆。晚饭后,我们出去看望邻居的长辈,大家见面互相庆祝。从第一天到第四天的四天,扫土一直到第五天凌晨才倒出来,这叫“送贫土”,北乡人叫“送五贫人”。

广灵:全村出动迎喜神

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到了,年复一年的习俗都一样。广陵县在春节期间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例如

中国包子的制作非常讲究。我看到他们很清楚。经过搓、扭、滚、切、切、捏、拉、压、摘、滚,花、鸟、虫、鸟、动物从他们手中出现。经过点画和绘画,组合和搭配,刚刚勾勒出来的面制品,已经是红叶绿色,凤翔鱼游,蛇狮吼,栩栩如生。

闻喜:过年蒸花馍

洪洞人大在和除夕交替的时候开始燃放各种烟花,响彻大地。全县的炮声起伏,烟火越响,越象征来年福星高照,吉祥如意。除夕夜的活动也是五花八门,——贴,千(看千的大小,数字是2579),祭天献地,辞官,守年夜饭,迎新年。这种庆祝层出不穷。

据说正月初一是扫把生日。洪洞人在这一天不使用扫帚,否则会吸引“扫帚星”,招致厄运。如果非要扫地,一定要从外到内扫。这一天不能泼水,不能倒垃圾,怕赔钱。除夕夜前打扫庭院,倒尽垃圾。洪洞人过年依然忌刀,大年三十第一天准备三餐材料。第一天的每一顿饭都会剩下,这样每年都绰绰有余。

山西很多地方都有一句话“岁岁都是正月前几年”,整个正月里笑语四起。山西过年真的很有味道!

洪洞:庙会最热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ABC留学网提供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jumpabc.net/zaixianjiaoyu/17325.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