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教育 > 发放工资会计分录(增值税普通发票记账凭证填写)

发放工资会计分录(增值税普通发票记账凭证填写)

做法:90%的会计在工资计提和支付中写漏项!

会计和会计师说,学习会计有很多方法

每月发工资是公司员工的头等大事,也是会计人员一定不能出错的工作内容。但是在计提工资和发放工资的情况下,会计分录一不小心就会混乱,几乎每个会计都“掉坑”了~

今天就给大家好好说说与工资计提和发放相关的会计处理!

计提工资和发放工资的区别

首先要明确权责发生制和支付制的区别。

权责发生制,即计算和提取,具有以下功能:

1.预提一些已经发生但实际没有提前支付的费用,注意这要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进行。

2、根据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计算并提取有关规定(如某些商品被保留或减值)。

3.估算某些应付账款的金额并记录在账目中。

4.符合会计制度的其他预期项目。

总之,下个月的资金或者工资都是提前发的。

付款比较好理解,主要是支付上个月的工资。

其实,预提工资是相对于发放工资而言的,而不是绝对的预提工资。

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哪个月的工资应该计入哪个月的费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薪资发放必须等到月底才能计算出每个员工的薪资才能发放(PS:薪资计算和发放的滞后就是由此造成的)

因此,在月末(连同其他计提和结转分录,通常是月末最后一天),需要根据历史情况或通过其他方式估算当月发生的工资费用,并进行计提分录进行分录。

工资计提和发放工资的分录说明

首先,不管会计分录是什么,一定要记住借贷关系,如下表所示:

类别

借方

债权人

余额

资产类

借方(准备金、折旧、累计销售额相反)

成本等级

借方

费用类别

没有

收入类别

没有

负债类别

债权人

股权类别

债权人

那么,在计算工资时,如何进行会计分录呢?

1.计提工资时(就是前文提到的企业拿来发工资的钱)

借:行政费用等。

贷款:应付员工工资为33,354工资

2.计提社保、公积金(企业部分,即企业自己承担的部分)

借:行政费用等。

贷款:应付员工工资——社保-企业部分

应付职工工资——公积金-企业部分

工资是要计提的。下个月发工资的时候会计分录怎么办?

1.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员工工资——工资

贷款:应付员工工资——社保-个人部分

应付员工工资——公积金-个人部分

应付税款——应付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2.上交杜保时

借:应付员工工资——社保-企业部分

社会保障-个人部分

贷款: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3.上交公积金时

借:应付职工工资——公积金-企业部分

公积金-个人部分

贷款: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3.上交个人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款:银行存款

[注意]

社保在办理前不能计提,“五险一金”的计提比例因地而异。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规定的比例缴纳的部分,可计入“管理费”。

计提的工资和实际发放不同,分录如何做?

这里有两种情况:

如果应计薪资大于已付薪资,则应按如下方式输入:

借:管理费-工资红字

信用证:支付给员工的红色工资

如果应计工资低于已付工资,则应按如下方式输入:

借款:管理费用-工资

南京审计大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ABC留学网提供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jumpabc.net/zaixianjiaoyu/18900.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