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教务处(大学专业导论心得体会)
安徽财经大学2017年本科教学审计项目:定位与目标
1.学校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是什么?办学定位及发展目标的依据为何?
办学定位:把学校建成了具有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在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文理、工程、历史、艺术协调发展,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
“十三五”末,发展目标:基本建成了一所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民主开放;贡献社会。
办学思路:坚持以德、以质、以特色、以人才、以改革开放建校。
办学定位及发展目标的依据:
一、58年办学的特点和背景。
第二,要优化安徽高等教育的学科布局和结构,提高和加强国家财经类大学的办学水平和特色。
三是满足地方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
2.学校教师、学生及校友对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认可度如何?
根据2017年9月的调查数据,教师、学生和校友对学校定位、学校理念和发展目标的认同度超过98%。
3.学校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确定及其落实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学校整体发展水平与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要求有一定差距。“十三五”末,要实现在国内外基本建成有特色、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就要在高层次人才建设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突破上取得实效。
4.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与学校办学定位的契合度如何?
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以德育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德才兼备、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竞争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何形成:一是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新任务。三是基于办学定位、办学背景和特色、办学综合实力的现实选择。
与学校定位契合: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充分体现了学校定位的要求,与学校定位契合。
5.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如何确定的?与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关系如何?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的要求,各学科的专业性质和特点等。根据区域和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校的历史和特点,具体确定各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并据此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各专业的培养标准。
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是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和依据;各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的细化和体现。
6.学校师生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和认可程度如何?
从实施情况和师生反馈来看,师生充分理解并广泛认可人才培养目标。
7.学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何改进?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如何改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学投入,进一步巩固教学中心地位,加强政策引导和教育教学激励,让教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安心教书,潜心育人,育人为本。
8. 学校在制度和措施等方面如何保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
第一,加强顶层系统的设计。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教学标准。
二是完善政策约束和激励机制。坚持“四个平等对待”,
第三,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完善“433”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即“四级教学质量监督主体”由校一级牵头,学院为主体,系为基础,学生教学信息员为辅助;在期初、中期和期末实行“三阶段常规教学检查制度”;开展以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为主要内容的“三种考试”。
9. 学校领导是如何重视教学的?
第一,把教学工作放在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上。
二是学校领导坚持深入教学一线调研。
第三,学校领导全方位致力于教学活动。
10.学校各职能部门是如何服务教学的?
学校各部门主动为教学中心服务,对教学中心地位的认识进一步增强。
组织部在选拔干部进行在职培训、干部考核任用和考评时,重点考核教学工作和为师生服务的情况;
宣传部重点宣传一线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人事部门在教师职称评定和年度考核中重点考核教学水平和教学业绩;
科研部门积极鼓励教师通过高水平的科研提高教学水平;
学生工作部大力开展学风建设,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树立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
财政和资产部门优先保证教学经费和教学设备的投入;
教学辅助机构和后勤服务组充分保障教学工作需要,优先安排教学工作。
在长期的发展中,各部门通过吸收本科生参与部门管理,形成了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