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教育 > 企业安全文化(岗位安全应知应会)

企业安全文化(岗位安全应知应会)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

【安全文化谈】六大安全理念五大工作思路,看这个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之路

在北京有这样一家企业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性运行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之一

生活垃圾日平均处理量3000吨,年平均处理量100万吨

垃圾处理占北京垃圾处理量的近1/8

它就是

北京首钢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

首钢生物质公司

在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管理方面

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做法

单位名称:首钢生物质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首钢生物质公司)

创建时间: 2010

公司情况:公司负责北京首钢生物质能源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管理,该项目是重大民生工程,是北京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北京市项目,被列为“科技北京行动计划”项目。

公司理念:采用“绿色、环保、创新”的先进设计理念,将安全作为公司发展的永恒主题,将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有哪些亮点做法呢

一 完善安全理念体系,明确安全目标

公司建立了包括安全理念、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安全价值观、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目标指标在内的安全理念体系,将安全文化理念细化为六个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了五个工作思路。

生物质公司六大安全理念:

安全核心理念:是安全、健康、和谐和稳定的

安全责任理念:员工的生命高于天,安全责任比山更重要

安全管理理念:狠抓落实一岗两责,人人都是安全员

安全行为理念:员工的自律和自控是实现零伤害的关键

安全预防理念:视隐患为事故

安全生产理念:不安全,不生产,生产前是安全的

五大工作思路:

1、每名员工要理解认同安全工作的意义

2、自觉营造安全工作氛围

3、养成自主安全意识

4、做好自己岗位的安全员

5、保证身体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有效规范员工安全行为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公司建立了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体系。目前有50套安全管理制度,一套安全规程,一套设备使用维护规程,一套技术操作规程,覆盖了生产经营全过程和全体员工。

岗位应急处置卡

根据危险源状态、可能发生事故的特点、各岗位特点,制作岗位应急卡,详细记录事故报告流程、现场处置措施、应急电话等。并由巡视员携带,以确保事故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理。

三 加强现场安全管控,确保现场作业安全开展

安全排查与安全警示标志

公司按照“狠抓一岗两责落实,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管理理念,推行全员在线自查(即首钢安全生产双防控体系)。近年来,共完成调查任务,700多个现场安全警示标志得到全面更新和完善,使安全警示标志能够覆盖生产的各个方面。

隐患排查专项经费

建立隐患排查专项资金,鼓励工作突出的员工。截至目前,隐患排查治理工程已奖励基层员工60余人。通过积极激励,充分调动了员工参与隐患排查的积极性,提高了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

6S管理

公司每周召开6S会议,学习6S管理知识,组织6S检查,公司领导定期带领团队进行文明生产检查,督促全体员工树立“活得干净”的理念。同时,公司每月出版6S管理宣传报纸,宣传表扬正确行为,批评举报错误操作,规范管理,全面提高员工安全素养。

(单击查看更大的版本)

第四,推进安全文化教育,营造安全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全员参与安全文化建设

公司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安全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广泛的动员和有奖募捐向员工征集材料,集中员工智慧的结晶,最终形成《企业安全文化手册》。公司领导定期亲自宣讲安全文化,将安全文化培训放在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的首位。

形成“双重预防控制体系”

根据岗位作业、工作环境、设备设施的特点,采用“岗位真实、事故逆转”的方法,组织基层岗位采用LEC安全评价法进行风险识别,最终确定危险有害因素。针对一切危险有害因素,制定工程技术、安全管理、个体防护和应急措施。一线指定岗位的员工利用双重防控体系定期检查各项措施的有效性,形成“双重防控体系”,真正管理风险。

开展丰富宣传活动

开展了“安全用电讲座”、“安全知识有奖竞赛”、“画图识别隐患”、“安全作文评优”、“安全之星评选”、“全员安全责任考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专项活动,有效提高了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五 持续改进,确保安全文化建设深度发展

拓宽沟通反馈渠道

为了规范信息收集和反馈的方式,提高办公效率,确保安全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实施,专门建立了安全信息沟通、收集和反馈管理系统和安全生产报告系统,拓宽了员工的信息反馈渠道。到目前为止,已经实施了10多条针对员工的合理化建议。

安全文化“走出去”、“请进来”

积极“走出去”,开展安全文化交流活动,学习优秀单位的先进管理经验,并运用到公司的安全文化建设中。注重“请进”,聘请安全技术专家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在公司授课,通过专项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理论水平,普及安全生产和操作知识。此外,我们定期去兄弟单位交流和深入学习,以实现共同发展。

本期编辑:杨、张

黄山学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ABC留学网提供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jumpabc.net/zaixianjiaoyu/20620.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