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来历(我国传统节日的来源有哪些)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里的传统农历新年,俗称“元旦”。传统名称有元旦、元旦、元旦,但口头上也叫元旦、元旦、元旦。
中国人过春节4000多年了。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通常要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初一)才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农历十二月的腊祭或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的灶祭,一直到正月十九。传说新年动物怕红色,怕火光,怕爆炸,通常在元旦出没。因此,在元旦这天,人们会有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鞭炮、发红包、穿新衣服、吃饺子、守除夕、舞狮舞龙、挂灯笼、磕头等活动和习俗。
想了解更多关于春节的知识,
以下两本书可能对你有帮助!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
作者:纪尧姆奥利弗
出版社:阳光出版社
索书号:K892.1/113
内容描述: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给孩子们讲中国传统八大节日的古老传说。它们是:《可怕的年》,《宫女元宵》,《化为灰烬的山》,《流亡的诗人屈原》,《牛郎和织女》,《嫦娥仙子》,《寻找仙长费长房》,《贪睡鬼与漏勺》。从这些故事中,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传统文化、民俗以及与节日有关的轶事。
《春节》
作者:小芳
出版社:三联书店
索书号:K892.1/322
内容简介:
春节对中国人来说就像圣诞节对欧美人一样重要。中国民间文化是经过锤炼、代代相传的文化传统,体现着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相互认同的象征,是祖国同胞交流情感的纽带。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