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材(大学语文教材电子版 华东师范)
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让很多理工科学生觉得“没文化”。在我国理工科大学中,开设传统文化教育相关课程作为必修课的学校非常少。南京邮电大学向所有理工科学生开设“大学语文”已有10年,现在正在尝试改革《大学语文》的教材和教学。在9月份即将推出的自制《大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比重将占到一半以上。
南京邮电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杨小英昨日介绍,2013年,被称为“大学语文”的“寒冬”。这门带有浓厚中国情怀的课程,几乎被国内大多数大学要求出“必修”行列,南邮一直很重视这门课程。
“在四年的学习中,大学生接触国学和诗歌的机会非常少,有百年历史的‘大学语文’课程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载体。”杨小英说,南油保留了必修课,并根据学生的建议对课程进行了改革。
改革后的教材特色鲜明,更强调国学等传统文化。“国学内容占三分之二以上,孔子、庄子、唐诗、宋词都有介绍,古诗内容至少占一半。”南邮《大学语文》主编、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汉语言文学教研室主任李建华说。
调查中的学生普遍反映国学和古诗词给人留下的印象比较枯燥,“没有感觉”。这已经触动了南油的教学。“大学老师不需要逐字讲解,要结合文化历史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含义。”在杨小英,去年12月,学校以类似的方式举办了一场诗歌朗诵会,将于今年推广,希望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