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教育 > 美国餐桌礼仪(德国饮食文化特点)

美国餐桌礼仪(德国饮食文化特点)

美国父母如何培养宝宝的餐桌礼仪?

美国父母如何培养宝宝的餐桌礼仪?

前阵子我们初中同学聚在一起,先是一场友谊赛,然后吃饭,就带了好多娃娃去参加。席间有追着宝宝喂的,有帮着给孩子夹指定菜的,有想劝孩子吃某某的,有哄的,有训斥的……一个接一个!有一对小哥哥小姐姐安静听话的吃饭,在热闹的餐桌上变成一道风景。兄弟姐妹都不大,一个7岁,一个5岁。大家都赶紧找妈妈咨询。

原来兄弟姐妹都是跟着父母从美国回来的小海归。受他们美国同事的影响,爸爸妈妈认为餐桌教育是育儿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吃饱饭”之外,还重视其他事情。

于是两个孩子从小就一直坐在自己的餐椅上,自始至终都是自己吃完饭。当他们的父母把他们从餐椅上拿下来时,他们会踮着脚把碗放在水槽里。吃饭的时候,美国孩子礼仪教育的第一课就是杜绝偏食和挑食。美国父母认为偏食和挑食的不良习惯大多是父母在幼儿时期的迁就造成的。所以他们特别关注小时候的偏食和挑食。如果一个孩子只吃了一个菜,而忽略了其他菜,父母往往会把菜放好。他们还认为,孩子们在餐桌上的住宿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全面和充足的营养,还会使他们养成任性、自私、不可控和令人讨厌的性格。

从2岁开始,孩子开始学习用餐礼仪,吃饭要慢,不要出声,用刀叉敲盘子,不小心出声了要对在场的所有人说“对不起”。5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做饭前摆桌子、饭后打扫卫生等家务。这样,在减轻父母负担的同时,孩子可以有家庭参与感,学会餐桌礼仪接待客人。

这也让我想起了之前网上流行的中日少年学校午餐对比图。日本孩子从小就被养大,等大家都到了才吃饭,饭前还要说“谢谢你给我好吃的,我想吃”。吃完饭,日本小孩会站起来对厨师鞠躬说:辛苦了!

认为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吃”。吃好不仅体现个人修养,也体现家庭教育。所以还是要坚持好的传统,餐桌礼仪从小开始:

1. 1岁左右就开始坐餐椅,自己吃饭;

2. 用餐前(长者先,幼者后),家人各就各位,坐定后,方可动筷;

3. 学习正确端碗、吃饭:幼儿大拇指在碗边缘、其余四个指头放在碗底,并养成习惯;

4. 用餐过程中,随时保持桌面的整洁;

5. 用餐时,细嚼慢咽,餐食在口中时不说话,吃东西、喝汤不出声;

6. 不翻捡盘中食物,有些菜使用公筷,筷子上沾有食物时不夹菜;

7. 用餐过程中要安静(食不言);

8. 单手不可同时拿两种餐具;

9. 不可挥动餐具指人;

10. 常怀感恩之心,从节约每一粒粮食做起;

11. 退席时要将残渣收拾在自己的碗内,坐椅放正,向同桌人告退说:“我吃饱了,请慢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ABC留学网提供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jumpabc.net/zaixianjiaoyu/25459.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