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网(2021接收调剂研究生的院校)
【考研】重要,研究生教育将迎来重大变革!
考试信息/ 培训资料 / 最新招聘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研究生培养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多年前,在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文件政策,高校作为政策执行者,也频频出手,让人感觉“风雨欲来”。
明确导师的权责
针对NPC代表提出的“改革我国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考核制度,赋予导师自主决定博士、硕士研究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的建议,教育部认为该建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具有很大的启发,决定全面采纳。
但教育部在进一步扩大导师权益的同时,也限制了导师的权益范围。完善导师分类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科学合理地将研究生反馈评价、同行评价、管理人员评价、培训和学位授予责任评价纳入导师评价体系。
导师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其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违反规定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研究生不应该被当成廉价劳动力。不纵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不侵犯研究生学术权益,不按实际贡献排序签名。没有讽刺、挖苦、辱骂研究生或其他侮辱行为,与研究生没有任何形式的正当关系。
此前,硕士研究生因各种原因延期,甚至被导师当成自由劳动力自杀的消息令人恐惧。这一规定实施后,导师的权责范围得到了规范,相信类似的新闻和案例会少很多。
专注于专业硕士的发展
教育部发布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国家发展的重点领域、空白领域、急需领域优先增加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
西部地区和民族高校在申请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时,可降低20%的申请条件。已获得学位授权独立考试资格的学位授予单位将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的意见》增加学位授权点,不参加新增学位授权点的考试。
力争到2025年增加一批硕士和博士学位类别,重点是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重大社会需求,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说白了,这个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扩大内需。医学、生物、计算机等领域的专业硕士应该多一些,但和汉语言文学、哲学等文科专业应该关系不大。
近5年硕士论文调查
对研究生质量的严格关注不仅体现在退而求其次、声东击西上,而且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零容忍”更能体现我们办好高等教育的决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布《关于开展学位论文规范管理和学风建设工作的通知》,正式对该校近五年的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近五年授予的博士学位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进行了回顾。
扩大免试和非全日制招生比例
纵观近年来高校颁布的招生规定,可以清楚地发现,名牌大学专业硕士的录取方式正在逐步向非全日制转变。
中国人民大学官网发布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专业招生调整公告。2021年只招收全日制学生,避开学生,统考阶段只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学生。
在中国人民大学之前,许多大学都先后减少或取消了全日制招生
银川白树教育招聘中小学各科教师。快来报名!
有专家表示,“非全日制是专业硕士的未来发展趋势”。精彩速递
如果看完 喜欢,不要担心,请与别忘了给个赞哦的朋友圈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