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教育 > 北京高考作文(2021高考作文押题方向)

北京高考作文(2021高考作文押题方向)

【北京高考】2019年北京高考作文题深度分析

2019年高考北京语文作文卷整体评析

一、作文题目

从以下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根据需要回答。不少于700字。把问题抄在答题卡上。

(1)“韧性”是指一个物体的柔软、坚实的性质,不易断裂。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凝聚着“坚韧”的精神。回顾中国悠久的历史,这个文明的韧性在每一个关键时刻都特别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激发这个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艺、社会生活、汉字等角度谈谈自己的想法。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据合理。

2颜色指颜色;不同的颜色往往被赋予不同的含义。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庆祝共和国成立70周年。作为一个在这个特殊的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2019年你会给自己什么颜色来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请以“2019的颜色”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维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使用叙事、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

二、整体评析

作文一:

北京新东方中小学通识教育高中语文老师王冬对今年高考作文题做了如下分析:

“文明的韧性”这一话题符合当前的热点,是语文课程中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方向。考生可以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对国家和时代的责任与担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与思考、历史变迁等方面,选择自己的选题领域,书写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汉字都可以,但要抓住一个明确的中心展开,有扎实的事例论证自己的观点,避免过大过空。,

标题中有对“韧性”的明确解释,柔软牢固,不易断裂。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考生都需要在讨论中把握住这一精神实质,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历经风雨,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考生容易出现问题:第一,心胸不够宽广,不够深邃。他们只是简单的堆砌概念,并没有写出深刻的理解。仅仅喊口号是不能满足这个问题的要求的。二是中心不够清晰,考生想写的点很多,但这些点并没有构成一个清晰的逻辑轴,说明什么是“韧性”,如何在自己选择的题目领域体现中华民族的“韧性”。第三,缺乏有效的案例支持,或者案例过于分散,无法集中于中心论点。考生无法“任性”理解“韧性”,切脚用力。

考生要充分照顾考官的舒适性,注意结构的安排,材料的合理使用和恰当的语言设计。写作要体现思维的深度,讨论的厚度,情感的温度。

作文二:

北京新东方中小学通识教育高中语文教师韩对今年高考作文题目做了如下分析:

这次高考的叙事作文题目是《2019的颜色》。这个题目与时俱进,既考察了我们对2019年上半年五四运动100周年的认识,也考察了我们对2019年下半年共和国70岁生日的希望,让文章写在合适的时间,歌和诗写在合适的时间。同时,色彩一词使文章含蓄而富有文学性。让我们用具体的色彩来表达2019年的抽象感受,实现从感觉到视觉的转变。本课题实现了社会性与文学性、抽象性与具象性的结合,作者用心良苦。

我们眼中的颜色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一个是外界的颜色,一个是我内心的颜色。外界的颜色是外界对我们的客观影响,我内心的颜色是我们对外界的主观感受。我们的内心会受到外界的极大鼓舞,外界也会因为我们的内心而变得更好。学生可以写,也可以同时从两个方面写。

对于2019年北京高考,北京新东方中小学通识教育教研团队将在考试结束后尽快发布相关考试分析。请留意这个号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ABC留学网提供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jumpabc.net/zaixianjiaoyu/25867.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