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风俗(清明节禁忌30条)
【文化】你对清明节习俗了解多少?
清明节
2018年4月5日
农历 二月二十
星期四
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节,也称为长途跋涉节,是春末春初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始于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起源
清明节最初只是节气的名称,后来成为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据传说,这一习俗起源于春秋时期纪念晋国介子推。当时,介子推和晋文公重耳流亡各国,割下大腿肉给文公充饥。文工复辟后,子翠不求时运,随母亲退隐绵山。文公为之焚山,子翠却坚决不肯出山,与母亲抱树而死。文公葬身绵山,修庙,命童死时禁火禁寒,以寄哀思,后变俗。过去,中国的春节在寒食节举行,后来改为清明节。
清明节习俗
荡秋千
摇摆,就是拉皮绳动。它的历史很悠久,最初叫钱球,后来为了避讳改为摇摆。
踏青
徒步旅行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泉寻泉。四月晴空,春回大地,大自然处处生机勃勃,正是踏青的好时机。
植树
清明前后,春日明媚,春雨纷飞,栽种的树苗成活率高,生长快。所以,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种树的习惯。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节最喜欢的活动。有些人把风筝放在蓝天上,然后切断绳子,让微风把它们送到天涯海角。据说这样可以消除疾病和灾难,给自己带来好运。
插柳
在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的习俗。柳树生命力很强。俗话说,“用心种花,就永远长不出花来。”柳条扎在土里,住在哪里,就扎在哪里,住在哪里,每年都扎在哪里,到处都是树荫。
戴柳
清明节戴柳时,有头上戴柳枝成圈的,有把嫩柳枝刮成花插成髻的,有直接把柳枝插成髻的,有辟邪的作用,后人有“纪念华”的遗风,表现出对青春的珍惜和怀念。
节令食品
蒿饼
艾蒿饼色泽翠绿,植物清香。它是清明节祭祖的食物之一,也用于送礼或招待亲朋好友。鲜嫩的艾蒿和糯米一起带走,里面塞满了肉、蔬菜、豆沙、枣泥等。放在各种花式木模里,用新芦苇叶底笼蒸。
青团
清明节期间,江南有吃绿饺子的习俗。绿色饺子是将一种名叫“纸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碎,挤出汁液,与糯米粉混合而成。
馓(sn)子
清明节,中国南北都有吃痱子的习俗。“三子”是油炸食品,酥脆细腻。北方金龟子大方免费,以小麦粉为主料;南方痱子细腻细致,以米粉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痱子种类繁多,风味各异,尤其是维吾尔族、东乡族、纳西族、宁夏回族自治区。
清明螺
清明节是吃蜗牛的最佳时间。因为这个季节蜗牛还没有繁殖,所以是最丰满最胖的。所以说“清明蜗牛抵得上鹅”。不适合混,不适合喝,不适合坏,不适合炒。
此外,还有各种营养食品,如吃鸡蛋、蛋糕、三明治蛋糕、清明粽子、馒头、清明年糕、干粥等。
祭祖扫墓禁忌
最重要的是我
通常是菊花,因为在中国古代,菊花被视为寄托的花朵,具有思念和怀念的意义。白菊花最适合,也可以搭配一些绿草,比如百合、绿叶、康乃馨等。这样会更漂亮。黄菊叫长寿菊,比较适合探望病人。
祭扫的具体日期
扫墓前最好禁食:开始扫墓时,最好不要吃食物或素食,衣着整洁,以示对祖先的礼貌和尊重。
祭祀的花
类似于清明节前避免买鞋,他扫墓回来,清明节一定要给你擦鞋。同时,鞋子的脚趾应该向内。同时,别忘了把他穿的衣服洗干净晾干。
扫墓前需禁食
特别提醒朋友:在祖先墓地拍照要小心,无论扫墓人是自己合影还是扫墓人和墓地合影。
扫墓回来要净身洗衣
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人可能会遇到是否陪朋友扫墓的问题,比如女朋友陪男朋友扫墓,下属陪上级扫墓,甚至生意上的客户扫墓。外人最好不要陪他们去扫墓,因为他们的气场不一样。如果不可避免,建议你佩戴避邪的吉祥物,比如红木手珠,否则会犯忌讳。
谨慎在先人墓地照相
避免穿鲜红色和紫色的衣服,而是穿素色的衣服。另外,不要戴红色配饰(今年出生的除外)。
外人最好不陪同扫墓
清明节当天最好不要走亲访友,隔天走一趟。因为清明节是祭奠的特殊时间,这个时候走亲访友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吉利的。
忌穿大红大紫
忌讳探视朋友亲人
来 源:新疆网
责 编:任丽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