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设信息港(七大员证书查询网站)
“一带一路”的机会。浙江省委书记车军指出,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关键是支持重大项目。要以“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互联互通,为各方建设“一带一路”提供坚实支撑。
道路通达,各行各业兴旺。近年来,浙江坚持丝绸之路精神,大力推进海港、陆港、机场、信息港“四港”建设,加快建设内外联动、畅通高效的互联互通平台。
欧亚海陆空顺利对接
6月8日,在“一带一路”建设推介会上,浙江机场集团、中国邮政快递物流浙江分公司、俄罗斯邮政签署杭新西伯利亚全货机航线合作项目。22个国家和地区的使领馆官员和企业代表见证了14个重大项目的签约,涉及“一带一路”沿线10个国家和地区,总投资超过660亿元。由浙江民营企业联合投资有限公司、浙江交通投资集团和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共同发起的浙江丝绸之路基金也正式落地,首期出资50亿元人民币帮助一带一路建设。
杭州至新西伯利亚全货运航线开通,近万公里航空通道,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提升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区域枢纽和航空物流配送功能,更好服务中俄贸易。在陆上,中欧班列(义乌)由原来的一条线增加到八条线,由原来的“有流开,无流停”增加到每周三至四条线,到达海外33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全新的物流通道。
在海上,宁波舟山港经历一体化整合,成为世界第一大港,联结东西、辐射南北、贯穿丝路两翼,成为衔接中西部广大腹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枢纽港。浙江交通正全力打造的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更是联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平台。2014年至2016年,浙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达3195亿美元,占全国比重从2014年的9.6%上升到2016年的11.1%。浙江对全国“一带一路”进出口的增长贡献率更是连续两年居全国首位。
智慧开放在互联网上搭建大通道
在互联网上,一条无形的“智慧丝绸之路”正在逐步建成。阿里巴巴发起的世界电子贸易平台开了个好头,全国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物流、支付、通关、大数据等方面的创新,浙江企业正在加快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布局,与沿线国家分享浙江在智能物流等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创新发展成果,搭建互联互通的大平台。
在交通运输的先行引领下,浙江省还统筹运用综合资源,以集团式拓展的开发合作模式,共同开拓国际市场。仅今年一季度,浙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成交通、电力、通信等工程营业额同比增长1.82倍,占全省对外所有工程营业额的39.1%,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
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枢纽,开放程度和影响力至关重要。袁家军,代理政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浙江正在创造最佳环境,激发最具活力和凝聚力,激发600万浙江省外投资客商和200万浙江海外投资创业客商的活力,努力在建设海上、陆上、空中、互联网大通道上实现新的突破,努力打造国际港口和航运物流枢纽,成为建设“一带一路”的排头兵;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讨论、建设和共享,推动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投资、贸易等领域合作进一步发展。(中国交通新闻网)
《中国港口》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牵头中国港口协会主办
中国水路运输核心期刊|纳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