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理论(目标管理发展历史)
财务管理目标理论
今天继续整理《财务管理》第一章第二节的知识点: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祝大家学习愉快!
利润最大化
1.观点:企业财务管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利润=收入-成本
2.优点:讲求经济核算,加强管理,提高技术,增加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有利于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3.缺点:
(1)不考虑利润实现时间和资本时间价值。
(2)不考虑风险。
(3)不反映创造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4)可能导致短期财务决策倾向,影响企业长期发展。
股东财富最大化
1.观点:目标是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股数股价
2.优点:(1)考虑风险因素;(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3)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易于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3.缺点:(1)通常只适用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难以适用;(2)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3)更多强调股东利益,较少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企业价值最大化
1.观点: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
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的市场价值;
可以创造的预期未来现金流的现值。
2.优点:
(1)获取报酬的时间,以时间价值原则考虑和衡量。(现值)
(2)考虑风险与回报的关系。
(3)把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和持续盈利放在首位,可以克服企业追求利润的短期行为。
(4)用价值代替价格,克服了外部市场因素的过度干扰,有效避免了企业的短期行为。
3.缺点:
(1)企业的价值过于理论化,难以操作。
(2)对于非上市公司,由于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影响,在评价企业资产时很难做到客观准确。
【提示】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逐渐被广泛认可。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四种目标主要对比点总结】
利润极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
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长期和短期影响
短期行为
有远见的措施
有远见的措施
有远见的措施
时代潮流
不考虑
考虑
考虑
考虑
危险因素
不考虑
考虑
考虑
考虑
其他的
单纯考虑股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