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碧桂园学校(广东最好的国际学校排名)
25年|创办广东碧桂园学校
本期我们就来看看碧桂园第一所社区学校是如何诞生的。
1993年6月16日,顺德北滘镇人民政府同意建设广东碧桂园学校。北郊镇教育办公室主任何炳才是学校筹备办主任。11月,杨国强邀请廖炳泉担任校长。廖炳泉,54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执行副总裁、副总编。过几年就退休了,但他毅然辞去公职,来到了学校校址还没有最终选定的学校筹备处。
廖炳泉和杨国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杨国强告诉他,学校不是为了赚钱而成立的,也不会从学校拿走任何利润。这所学校的目的不是让学生上大学。杨国强说:“我见过很多大学毕业生,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所作为。如果说碧桂园学校只是一所重点中学的话,那也只是顺德一中或者李兆基学校的附加,并没有对社会做出什么特别的贡献。碧桂园学校要培养成功人士,成为现代经济大潮中的黄埔军校,培养真正会做事的各行各业的人才。”碧桂园学校在成立之初就决定在素质教育方面进行大胆的实验和创新。
经过一番认真的交谈,廖炳泉和杨国强这两位素质教育的坚定倡导者一拍即合。11月24日,碧桂园举行仪式,正式聘请从未当过老师、校长的廖炳权担任在建碧桂园学校校长。廖炳泉给杨国强的第一个建议是:办好碧桂园学校,必须有名校效应和名校校长效应。廖炳泉与北京京山学校校长崔是北师大的同班同学,于是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与北京京山学校合办北京以外的第一所分校,即——广东碧桂园学校。
碧桂园正式与北京京山学校签订合作协议。
1994年3月1日,广东碧桂园学校奠基
1994年元旦刚过,碧桂园学校的第一批工作人员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大多数人几个星期都不能回家,每天工作到凌晨。晚上10点困了,就打个盹,起床上班。
已落成的广东碧桂园学校
全国各地的聘书一般都是雪花般的来,工作量更大。对于初选的考生,应寄回碧桂园学校办学理念小册子,以便进一步了解。当时参加备考的很多老师都是半个多世纪的老教师,感慨地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上进。”。
在
最后碧桂园学校第一批录取了108名老师。这108人各有所长,但共同点是精力充沛,雄心勃勃;第二,认同素质教育的理念;第三,都写的不错。后来碧桂园学校95%的领导都是
1994年9月4日开学。招生的效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此之前,广东有一所名为中华郝颖的“贵族学校”,1993年开课时招收了700名学生。廖炳泉中学校长、副省长王平山对廖炳泉说:“中国英雄吃第一汤,广东碧桂园学校吃第二汤。招300人还不错。如果能招到700名学生,那就太好了。”结果,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1309名学生报名,几乎是中国英雄的两倍。最后碧桂园学校挑选了800名学生。开学第一天,送孩子上学的家长排了一公里多的队。有人说学校旁边的路成了各种车辆的展览。
一开始整个学校乱成一团:有的孩子追着玩,有的想家哭,老师开玩笑说“全国最淘气的孩子都在这里”。开学不久,杨国强正好有事要出国。当时手机在国外用不了,就买了一张100块的电话卡,有空就打回去查询情况,但是每次说几句话就赶紧挂掉,省钱。近千个孩子在新落成的学校里,他“睡觉都在担心会不会出问题”。从国外回来后,有一次下班去学校帮忙管理学生。当地政府教育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镇教育局也协调其他公立学校的老师帮忙管理碧桂园学校。学校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廖炳泉老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回忆他在碧桂园学校的十年,是他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十年。“感谢杨总给了我一个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