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教育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大专院校)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大专院校)

(江苏学生资助)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三个一”资助体系,推进发展型资助转型

“三个一”资助体系

助力发展型资助转变

常州机电工程学院

资助育人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构建“三个一”资助教育质量提升体系,推动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强化资助教育效果,鼓励和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阔视野,丰富学习经验,提升综合素质,树立感恩和反馈意识。

一生一档”,精准资助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每学年申请归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30%,资助金额较大。学校准确整理每个学生的信息,建立分类、全要素、动态的信息分类管理。依托学校定向系统,起点前移,做好数字化“绿色通道”工作,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安心入学;依托省级学生资助管理系统,量化识别,做好资助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心学习;实时更新关注学生动态,确保学生资助不走死胡同。随着寒假临近,学校根据疫情情况,及时安排了河北、黑龙江等“疫情高危地区”的学生,以及经过上述地区回家路上的学生和中西部贫困学生人数。各高校老师到宿舍给他们“爱心防疫包”,告诉学生了解当地防控要求,安全顺利回家,安全过年。“随着防疫要求越来越严格,学校如此热心,我们也放松了很多忐忑的心理。我们一定遵守防疫规定,安全回国。”

“一生一策”,“扶智”培育

制定“终身一策”资助计划,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跟踪机制,开展专业导师“一帮一”工程。通过开展“学习就业”帮扶,实现个性化、精准化的资助,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2020年,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企业捐赠等形式筹集专项资金10.3万元,用于购买图书和网络课程;为即将从“双困”毕业的毕业生提供32.7万元的就业援助。大力开展“支智”培养计划,鼓励学生提升自我。2020年,7名受资助学生组建“耕耘者”团队,获得江苏省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寒假前夕,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鹏实践小组”鼓励受助学生进入企业,通过“真实劳动”开展劳动实践课程学习。劳动实习地点位于常州科教城以色列创业园的“枢轴机器人技术公司”。公司创始人李德明先生,2016年毕业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校期间接受国家助学金,希望通过校企合作为母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和帮助。“实习和我们的专业有关。我们可以体验劳动,学习知识。大家都很上进。”实践小组成员刘说。

“一生一本”,“扶志”感恩

从2010年开始,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每一位新生都会收到一张银行存折大小的彩卡本——爱心记录卡,供学生爱心捐款和受助学生记录志愿劳动。这张卡是学生自己保管的。学生爱心捐款后,班主任会登记金额。学生参加义务劳动后,服务部门的教师记下劳动内容和时间,并签字盖章。截至目前,注册爱心捐款已达76.5万元,资助总额达42.8万元,学生志愿工作时间达50万小时左右。服务项目涵盖机房清洁、数据整理、参与各种社会志愿者活动。《爱心记录卡》不仅记录了学生的爱,也记录了他们回馈社会的意愿,同时提高了受助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励志感恩意识。2020年12月,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发放了专门的恋爱记录卡,发放给了2015年电子信息专业校友黄培。她在校期间获得了国家助学金。下班后,她关心同学,向学校“蒲公英”爱心基金捐款3000元。在捐赠过程中,她哽咽了。她说自己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国家的资助,希望这笔捐款能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完成学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ABC留学网提供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jumpabc.net/zaixianjiaoyu/26860.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