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地址(预计2021年本科分数线是多少)
百年育才带你解读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军事学院——信息工程大学
学校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直属的国家综合性高等军事院校。是全军重点建设的五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成立于1999年4月,由原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解放军测绘学院、解放军电子技术学院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合并而成。截至2017年,学校拥有郑州、洛阳两个校区,占地近8000亩,被评为“花园营”、“文明健康营”。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负责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信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自成立以来,已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海军上将、海军司令员吴胜利、两院院士高俊、吴江星、杨元熙、魏自清、王、等20多万名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以及“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神舟五号飞船副司令员沈荣军院士。
师资力量
根据2017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0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53人,硕士生导师44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科评估组委员5人,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863计划信息领域相关专家7人,月球探测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专家2人,国家创新一等奖获得者3人。国家级教学大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军优秀教师3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青年专家15人,百万人才工程候选人15人,何李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求是奖、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获得者12人,全军科技领军人才2人,学科拔尖人才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42人,被评为“全军高级翻译人员”34人;拥有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组。
科研成果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承担了“863计划”、“973计划”、“核高基地”等3000多个国家和军队重点科研项目。为发展“太湖之光”巨型高速计算机、“五百米口径球形射电望远镜(FAST)‘FAST’超射电望远镜建设、载人航天、探月计划、量子信息、北斗导航、国家高速信息示范网等重大专项做出了一定贡献;
1999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别奖1项、一等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国家技术发明)30项、军事(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5项。奥运会和“两会”安全、93阅兵、G20峰会、“一带一路”峰会论坛、海外护航等取得了大量成果,未来学校将在网络空间安全、时空大数据、人工智能、可见光通信、模拟防御、量子信息等领域不断努力,努力构筑军事信息领域的科技创新高地。
学科专业设置
毕业去向
毕业分配和军衔、军衔的确定,按照军事政策执行。完成学业并通过考试的学生将被授予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