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档是什么意思(滑档和退档哪个严重)
正文/妙妙萌宝成长记录(原文,欢迎
)不得不承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考无疑是目前最公平的晋升方式,这就导致即使每年高考都是“一马过”的比赛,依然会有无数考生在努力。
2021年,高考进入倒计时阶段。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这些在“千军万马”中不断挣扎漂浮的孩子,将踏上战场,迎来决定命运的考试。
相对于其他急于面对高考的考生,有一个地方让考生们满腹心事。
成绩明明超过本科水平,为什么最后只能读专科?山东考生有话要说
高考制度改革以来,“一分一档”是大多数考生衡量自己能上哪个大学最重要的依据。也就是说:
分数超过本科录取分数线的孩子最终还是会上本科院校。相反,达不到本科录取分数线的孩子,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合适的院校。
这种“一分一档”的录取机制,在其他省市考生眼里似乎很正常,在山东考生眼里却充满了讽刺意味。
“很明显,分数超过本科线很多分。为什么最后只能读专科?”
这种问题在山东考生身边并不少见。很多考生都说自己明显比本科线高了二三十分,甚至高了四五十分,但最后只能“找学院学习”。
远的,2019年高考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全省文理科,本科上线总人数高达23.8万人,其中山东省本科计划招生27.2万人,抛开艺术体育类人数,单纯文理科本科招生人数仅为21.9万人。
这导致入学人数和上网人数相差近两万人。这2万人中有一部分明显超过了本科水平,甚至是50-70分的“大神”,但最终还是通过了自己的“本科梦”,最终选择了专科。
为什么山东是「高分只能申请大专」的重心?三个原因揭示了60万山东考生的艰辛
其实“高分只能申请专科”有个更专业的名字叫“滑档”。这意味着如果第一次投标不被接受,第二次投标再次失败,就会出现滑移现象。
社会明显超过本科线并不少见,但山东竟然有2万人之多,实在令人震惊。
是什么原因导致山东成为“滑动齿轮重心”?
[原因1]:全省高校有限
山东、河南、河北是“考生多高校少”的典型代表。山东省的高校虽然比其他两地多,但是相对于山东60万考生来说,高校的数量真的少得可怜。
据统计,山东有56所本科院校,这56所院校要吸纳近24万山东考生简直是幻想。即使省外考生数量被淘汰,山东省高校留下的考生数量也是有限的。
高校屈指可数,让山东考生只能“尽力”拿高分。即使看似超过本科水平,山东省实际分数也不高,报考专科也是可以理解的。
[原因2]:高分很多
每年高考结束后,山东会有很多高分考生的例子。
其实高分并不仅仅集中在尖子生身上,由于招生名额的限制,尤其是名校招生名额的限制,一些中层考生要想考好本科,只能努力提高自己的高考成绩,这也导致了山东考生的高分。
在这些高分中,本科线不再是衡量山东考生能否的重要依据
[初三]:招生标准高
有个情况不能忽视。山东大部分高校招生标准高于其他地区。也许这也是考虑到山东考生数量多,分数高而做出的“无奈之举”,但实际上这种高标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了很多考生。
即使考生达到了标准本科线,由于学校的高标准,考生也可能会遇到滑脱。
教育留言
考生在第一次报考时往往会有这样的心态:
就是既然成绩和理想学校相差不大,为什么不试着“冲”?
但在山东的招生环境中,看似和理想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差不多,实际上大概有几百人的差距。蜂拥而至的候选人可能意味着要冒一次险,看看学校能否在数百人中做出选择。这不现实。
相反,把本科学历保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可能是山东考生值得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