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融通业务(转融通业务账户体系)
再融资业务非常活跃,有25家公开发行的公司有资格获得贷款
《证券时报》记者陆惠珍
再融资业务开业已近两个月,部分基金公司开始修订基金合同,完善相关条款,升级制度。
基金公司全面应对再融资业务,积极通过借入债券为基金资产获取额外收入。作为券商行业的另一个主要参与者,这种热情已经被充分激活。
参与公募增至25家
今年6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指引(试行)》。封闭式股票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开放式股指基金等几大类基金产品,未来都可以参与这项业务。
再融资业务可以增加基金资产的收益,基金公司积极参与。目前,基金合同变更和再融资业务资格审查正在有序进行。
昨日,部分基金公司陆续发布公告修改基金合同和托管协议,决定修改其部分证券投资基金的再融资部分,并在基金合同中增加了单只证券参与出借业务不得超过基金持有证券总额30%的最新规定。
据部分基金公司消息人士透露,目前修改后的基金合同仅针对在合同中明确表示可以参与再融资的基金。一些没有在基金合同中写入“再融资”字样的老基金仍无法参与再融资业务,仍在等待监管部门的进一步通知。
参与再融资和证券借贷的公募基金公司也在不断扩大。上交所网站显示,除了7月第一批和第二批10家有资格再融资的基金公司外,CICC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华宝基金、大成基金最近也有资格再融资。截至10月16日,具备证券再融资业务资格的公募基金数量已增至25家。
"参与再融资业务的基金公司将在未来继续增加."上海某ETF基金经理认为,目前基金总公司基本具备资质,部分中小基金公司是否进入再融资领域可能要权衡投入产出比。毕竟相关的系统改造也需要几十万元。
北京的一位ETF基金经理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涉及再融资的相关制度转型,确实需要投入资金。顶级基金公司应该问题不大,一些还在盈亏平衡线上的基金公司可能不会很快参与。”
券商借券热情高
不仅参与人数增加了,再融资的供需等方面也在发生变化。
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显示,截至10月15日,自10月份以来,共有29只科技创新板股票出现在再融资转贷交易列表中,通过再融资业务证券借贷完成的科技创新板交易共151笔,占全部再融资交易的32.75%。科技创新板个股总成交量为1956.89万股,占再融资总成交量的16.4%。这与科技创新板上市第一周相关科技创新板股票占整个市场再融资成交量90%以上的现象不同。
谈到再融资贷款业务中科技创新板占比下降,有基金经理分析,科技创新板占比下降可能是因为借款凭证需求不足,科技创新板凭证来源一般
据多家基金公司消息人士透露,自从公募基金参与再融资业务两个月以来,券商一直热衷于借入证券。
“我们刚刚获得再融资资格,还没有正式开业。但从内部交易所可以感觉到,券商部门对其比较重视。毕竟再融资是新的业务增长点,公募基金也是新的放款人。”一个基金公司的人说。
作为贷款人,基金公司仍在试图升级他们的系统。根据上述内容
此外,一些基金经理还提到了当前股票股利减免政策存在的问题。根据相关政策规定,上市公司向基金支付上述收入时,应代扣代缴基金所获股票股息和红利收入的20%个人所得税;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股息收入暂免个人所得税。在计算红税扣除时,公募基金借入债券相当于卖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持有期的计算,不利于借出股息较多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