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试(自学心理学app)
资助考试的重要心理学知识!
该是边肖带大家整理昨天课知识点的时候了,边肖带大家走进知识的小海洋~ ~
学习动机理论
1.强化理论强化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的引起动机的重要因素。
2.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
3.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
第一,争取成功的动力最有可能选择一个成功概率50%的任务;
第二,避免失败的动机,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4.成败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将其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归因与不稳定归因、可控归因与不可控归因;
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于六个因素:
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外部环境。
韦纳认为,每个维度都对动机有重要影响。
如果你把成功归因于可控因素,你就满足了,并期望通过自己的控制获得下一次成功;
如果是归因于不可控因素,我很庆幸,但是不能期待下一次的成功,所以无法产生学习的动力。
如果把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你会有负罪感,下次成功与否取决于下一阶段的行动。
如果归因于不可控因素,你会感到绝望,愿意下一次失败。
由于努力,对成功或失败的情感体验比能力更强。
5.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最早是由班杜拉提出的,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6.自我价值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卡温顿提出的。自我价值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受到威胁时,人类会尽力去维持。分为:
高驱动低回避型低驱动高回避型高驱动高回避型低驱动低回避型
7.成就目标理论德威克认为,人们对能力有两种不同的隐含概念:
能力实体视图
能力成长观
以下是这节课最重要的部分,大家要记住!
个体心理发展理论
1.人体结构的三个层次
(1) id。它遵循快乐的原则。
(2)自我。它遵循现实的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要。
(3)超我。超我遵循道德原则,有三个功能:
一是克制本我的冲动,二是监控自我,三是追求完美。
2.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必须按照同样的顺序经历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和社会期望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3.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孩子目前的水平和他们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它展示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仅要看到儿童今天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而且要看到他们还处于形成状态和发展过程中。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重点)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重要观点。
(1)知觉运动阶段(0-2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运动的分化,其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觉知觉和运动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形成图式。用手抓,用嘴吸,使它们成为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物体永久性是指当一个物体从婴儿的视野中消失时,他可以知道不是这个物体不存在,而是它隐藏在某个地方。儿童在大约9-12个月内获得物体持久性。)
(2)儿童在预算阶段(2 -7岁)的思维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早期符号功能。自我中心。思维的局限性。
(3)在具体操作阶段(7 -11岁),思维仍与具体事物相关,缺乏概括能力。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儿童获得了长度、体积、质量和面积的守恒知识。
(4)正规操作阶段(11岁-成人)正规操作是儿童思维趋于成熟的阶段。青春期是个体成长发展的第二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