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税(怎么把深圳社保转到广州)
8月9日杨光消息。本报深圳电(记者郑通讯员朱静)深圳地税贯彻“配送服务”的改革要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信息为导向的导向,实现了从许可到征税的“一次到位”,减少了征税时间和费用,优化了税收经营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
作为率先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的城市,深圳地税登记数量爆炸式增长。2016年新增登记48万户,其中企业30万户,个体工商户18万户。2017年预计新增登记60万户,总户数将超过300万户,给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带来挑战。
首先,深圳地税实现了信息一次性源头采集,部门间实时共享。实现工商和税务信息采集项目的全面整合。商业主体在许可过程中登记后,将采集到的信息实时传输到国家和地方税务局联合许可平台,获得信息后立即将深圳的国家和地方税收写入税收信息系统。登记信息的互联互通不仅实现了纳税人少跑腿,而且消除了工商和税务登记数据的差异,加强了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和联防,从源头上防止了偷税漏税。再者,电子税务局已经默认开通。新增商业主体将在工商部门领证的同时获得《纳税须知》的复印件,告知纳税人相关涉税注意事项,并提醒默认已开通电子税务局。纳税人只需绑定自己的手机,就可以不出家门登录电子税务局,享受全功能的网上纳税服务,包括报税、纳税、涉税申请、自行开具完税证明等。
此外,深圳地税还为纳税人提供了多样化的纳税方式。纳税人可以选择通过协议、网银、微信、手机银行、跨境等方式纳税。
由于深圳地税不再采用税务机关、银行和纳税人之间签订协议的方式,如果纳税人选择协议纳税,纳税人只需与银行签订税银协议,相关协议信息由银行通过系统传递给税务机关,纳税人无需往返税务机关和银行,减轻了企业的困苦。其他纳税方式直接适用于第三方支付,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以方便纳税,不用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