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利润分配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利润表是按照“收入-费用=利润”编制的,主要反映公司在一定时期内扣除营业费用后的净收入。通过利润表,我们可以大致评价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成功,从而评价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和回报。利润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反映公司的收入和费用,说明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损益,分析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评价公司的经营业绩;另一部分反映公司财务业绩的来源,说明各种利润来源占公司利润总额的比例,以及这些来源之间的关系。要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1.收入项目分析。公司通过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获得各种经营收入,也可以提供资源给他人使用,获得租金、利息等非经营收入。收入的增加意味着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收入账户包括当期收到的现金收入、应收票据或应收账款,以实际收到的金额或账面价值入账。
2.费用项目分析。费用是收入的扣除,费用的确认和扣除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利润。因此,在分析费用项目时,首先要注意费用中包含的内容是否恰当,确认费用应执行权责发生制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收入支出和资本支出划分原则等。其次,要分析成本费用的结构和变化趋势,分析各种费用在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分析成本结构是否合理,找出费用不合理的原因。同时,对各项费用进行分析,查看各项费用的增减趋势,从而判断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财务状况,预测公司的发展前景。
看利润表的时候,要和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挂钩。主要描述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利润的实现和分配;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各种性能和材料的变化;纳税;预计对公司下一会计期间财务状况变化有重大影响的事项。财务报表为理解和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提供了详细的信息,以便进行财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