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青浦区分局)
“感谢税务部门牵线搭桥,我们这么快就找到了市场,大大缓解了我们的业务压力,也给了我们扩大国内销售的信心和信心。”陈纳佛诺木业(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春锋告诉记者,该公司是一家位于浙江嘉善的比利时投资企业,其地板主要销往欧美,2019年出口额为17亿元。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出口基本停滞,急于寻找国内买家。税务大数据匹配后,税务部门找到上海朱权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意愿,目前正在商讨具体项目的合作事宜。
税收大数据的支撑离不开国内销售的快速开放。据悉,今年4月,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等地税务机关联合启动了长三角示范区税收援助“云链通”行动,旨在通过增值税发票等大数据的集成应用,为供需双方搭建产销桥梁,帮助企业“全链返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青浦区税务局风险管理局局长白表示,长三角地区经济紧密度高,产业链相对完整。本次行动主要针对示范区内的上下游企业。税务机关在了解企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依靠税务大数据匹配合适的买家或供应商,安排“税务管家”咨询联系意愿,促进产业链精准对接。
具体来说,三地税务机关通过各种渠道发放了需求信息问卷。企业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来填写原材料、运输、用工、销售等方面的困难。所以税务机关设置了“一企一档”的需求清单,每个“档”负责定制服务。税务机关接到需求后,快速准确匹配产业链列表,并在4个工作日内电话联系反馈结果。据悉,三地税务机关已将28家上下游企业名单匹配为17家企业,涵盖家具、通讯设备、电线电缆、五金工具等。
“在深入挖掘数据‘金矿’,为长三角企业寻找产销对接机会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进一步利用税务大数据为企业发展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青浦区税务局局长冯卫东表示,“云环”行动是理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创新举措,也将为改善长三角的经济紧张度和活力提供新的动能。他说:“我们将继续开放长三角示范区产业链整合的工作机制,努力打破行政壁垒,理顺三地产业链,为示范区稳定外贸、扩大内需、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提供税收样本。”(经济日报记者李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