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学炒股(炒股从哪里学起)
如何学习炒股呢?炒股其实说起来挺简单无非是买卖股票吗是吧。但要从股市里赚钱还是要多学习学习的。多浏览下股票学习的网站,多看看股票投资方面的书籍。最终让自己有一定的感觉。在股市里游刃有余就好了。
如何培养这种感觉呢?早些年,一些大机构在培养操盘手的时候,是通过模拟软件和残酷淘汰来选拔人才的。机构本意是希望通过严格的训练和大比例的竞争淘汰制度,最终可以培养出拥有超高“感觉”的人才。
但是我觉得这样获得的“感觉”并不靠谱。只有实战的积累,才是培养这种感觉的唯一途径。多年来,大型机构和交易商纷纷破产,这也与原有的选择机制有关。
“感觉”是要慢慢培养的,是在投资领域实战多年才能积累而成的。真正高手在操作股票的时候是没什么禁区的,也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股和坏股的区别,只需要考虑介入和退出的时机就可以了,有差价自然就有利润,不然差价到哪里去了?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战积累,渐渐有了一些感悟。禁区里真的什么都没有。好股票被炒,坏股票被炒。当你看到一些骗局上演的时候,你甚至会轻描淡写地买下垃圾ST股,以此来玩弄那些私募交易员和隐藏的村庄。
但有时候我的“感觉”会出问题,经常会被一些强势的村庄迷惑。坐“电梯”甚至切点肉都是必然的,说明技术上还是有很多不足的。为了资金保障,我的股票投资比例一般不超过资产的10%。
当年很多经常交流思想的同事同学都跌入股市,现在都老老实实去学习工作,很多都出国了。剩下的还说大脑反应真的跟不上,只敢玩低风险低收益国债外汇黄金。
也许激情燃烧的时代已经渐渐远去。毕竟我十几二十岁就再也回不来了。
有人问我选股后如何确定买卖点?答案很简单,就是“感觉”。当你面对困难的图形时,只有“感觉”才能告诉你敌人是在洗碗还是在出货,是在晃动仓库还是在潜水。你应该选择卖出或者继续加仓。
但是有这种感觉不容易。
有篇文章曾经提到股市高手。其实他们和普通人的差距在于“感觉”。同样的k线图,有的赔钱,有的挣钱。
股市存在这么多年,大机构破产那么多,散户也十有九亏,钱到那里去了?资金本身是不会消失的,只是实现了空间上的转移(也叫二次分配)。除了国家收的税费和上市公司通过融资圈走的资金外,大部分钱都集中在了极少数的高手手上。
要有这种“感觉”,除了个人天赋,最重要的是努力学习,不断锻炼。
我们操作一支股票,往往面对的是资金和人才都很庞大的机构,注定是弱对强。很多人买一套卖一套,是因为还没有养成以弱胜强的“感觉”。
今天的牛皮市场是对人毅力的考验。跌了就不怕涨,也不喜欢敢止损防深套。这是最好的办法。学炒股这么容易,主要是培养股票和盘面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