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育(广东教育是什么级别的期刊)
广东对西藏的教育援助已投入8000多万元
金阳网讯
记者王千报道:广东对西藏和新疆部分地区的对口支援已经进行了十多年。面对脆弱而复杂的形势,广东开创了多种新的支持模式。记者了解到,新疆喀什原有的“团体式”医疗救助模式,已经得到中央组织部的肯定,正在向其他地区和领域推广。2017年,西藏林芝教育也大力推广“组队”新模式。
据了解,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广东省将采取三年轮换的办法,管理好、用好、发挥好林芝市八一区中学的“组”、市八一中学的“组”、市二高的“组”的作用。“群体型”促进受援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带动受援学校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和教育管理能力。
通过在林芝市集中培训、广东“小组式”在职学习培训、广东教育对口支援教师培训、广东内地民族班优秀教师被选派到家里任教或接受专项培训,对林芝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校行政人员进行重点和专项培训,有助于提高培养出来的教师和行政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他们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林芝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群体风格”有什么好处?记者了解到,过去援藏的模式是派个人老师到几所学校,每所学校只能分到一两个。尽管援藏教师个人能力很强,但并不能影响整个学校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团支一次把广东的几十名优秀教师送到一所中心学校,从基础教师到中高级行政管理,系统地引进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和经验,可以改善配套学校的整体面貌,对周边其他学校起到辐射作用。据了解,2017年,广东省向林芝市八一区中学派出50名“团员”,希望通过三年的师徒教育,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除了团体投入,广东还组织西藏当地教师组织团体输出。今年,广东投入600万元支持林芝市30名“团式”培训教师赴广东住宿和培训费用,开展广东赴林芝团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并下乡;邀请地方领导、学校领导、优秀教师送上门;宣传小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新做法、新成果、新成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援藏成绩好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
此外,广东投入巨资5855万元,实施了林芝市广东实验中学附属设施建设项目等一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300万元支持粤藏育才基金,用于资助教育交流和教师培训、贫困生、教学奖励和教育科研工作;筹集2000多万元,培训西藏4700多名幼儿园教师,全面提高西藏幼儿教育办学水平;投资约400万元实施一批扶贫就业项目,进一步提高贫困家庭生活水平和子女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