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叛逆(女孩叛逆最严重的程度是什么)
(绍兴教育)
青春期叛逆,父母不着急,睿智的父母这样做…
表哥给我打电话哭着说:
儿子刚上初一,最近考试成绩大幅度下滑。
她想和儿子认真谈一谈,但她推开门,儿子靠在床上刷手机,对她视而不见。
她一解释她的目的,她的儿子就不耐烦地把她推了回去。
表哥又急又怒,大吼道:
你还想不想考高中、考大学了?就这么没出息地混下去吗?
没想到,她儿子脸上讽刺的表情像刀子一样刺痛了她:
“没出息的是我,跟你有什么关系!”
表哥咽下即将出口的苦口婆心的语言,关上门匆匆离去。
深夜,她躺在床上哭泣。
看过一句话,父母最大的卑微,就是孩子到了青春期。
看着这个曾经乖巧的孩子,突然浑身是刺,叛逆又倔强,把父母拒之门外,让人觉得很爽。
此时,父母处于两难境地:
进一步,怕后悔莫及,退一步,怕行差踏错。
孩子对你的需求,远超你想像
青春期是每个孩子要独立必须经历的痛苦。
因为他们在与父母日益疏远和战争中寻求自己的身份和界限,成长为真正独立的个体。
但是,这条路注定是有风险的,也是痛苦的。
他们渴望独立,内心却依然幼稚,冲动下容易犯错,面对成长的压力,痛苦迷茫,不知所措。
所以,青春期孩子对父母的需要,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演员邓超在参加一个节目时,谈到青春期,自称“叛逆、蛮横”。
他抗拒身边的一切,扎耳洞,飘头发,穿奇装异服,离家出走.
他希望成为人群里的异类,越奇特就越觉得个性。
同时,他质疑高考的意义。我不在乎父母的建议。
整个青春期,邓超和他的父母一直在纠结,他执着于反对父母。
但是,父亲却从来不加阻拦。
知道他喜欢跳舞,像个伙伴一般,顺着,哄着,引导着,拉着他一步步考进中戏。
“试试看,运气好怎么办?”
“如果没有,我们去北京看看长城吧!”
父亲以极大的耐心和智慧引导他找到目标,鼓励他软着陆实现梦想。
现在,当邓超回过头来,才知道父亲曾经是多么宽容的带领他走出青春的迷途。
身心的变化,对自我的追求,就像迷雾一般,笼罩着青春期的孩子。
他们外表叛逆,内心却是迷茫,没有方向的。
所以,尽管他们嘲笑,嫌弃,不耐烦,你还是在受苦。
但是,他们内心需要你的程度,也前所未有。
前途未定,父母是引路人,也是那道托着他们安全着陆的屏障。
智慧父母,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演员金晶曾经演过一个喜剧视频—— 《我家孩子叛逆期》。
视频中,父母面对叛逆的女儿,和她打了四个回合。
第一回合:
女儿踢开大门,摇晃着身体,一边踩着椅子摇晃着腿,一边抚摸着凤尾的刘海,喊着“碍眼”。
妈妈忍着脾气,称赞女儿身手不错。
第二回合:
我女儿歪着骄傲的头,发出了一个世纪的拷问:
“我们为什么要吃饭?”
妈妈平静地接过来:
“宝宝,你多虑了,没有你的饭,你看着我们吃就行了,碗筷都没给你准备呢。”
第三回合:
女儿已经动摇了,但还是坚持举着叛逆的旗帜,开始撕书。
看到纸片像雪花一样飞舞,我渐渐失去了人们的目光。
妈妈临危不乱,打电话 “退学”,顺便为女儿取消掉原本计划好的欧洲十日游。
第四回合:
只见女儿冷笑三分,鄙视四分,祭出终极法宝:
“我要离家出走。”
他们一低头,就看到了父母已经为她收拾好的包。为了让女儿没有后顾之忧,还和女儿亲密断绝亲子关系。
最后一轮:
叛逆的女儿,悄咪咪地回来了,扶起椅子,拿好碗筷,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呦。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说:
“父母的焦虑,比孩子的叛逆更可怕。”
焦虑的时候容易上一层楼,一件小事往往会变成亲子关系中的一道坎。
先努力克制情绪,实在克制不住就暂时离开。
冷静下来后,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不要让双方父母都崩溃。
当然,有时候熊海子的诱惑会没有底线,得寸进尺。
这时候,不如试试反其道而行,坚持原则的同时,给孩子的“回归”留下一个出口。
母亲修炼法,助力孩子青春期
《非暴力沟通》写道:
当孩子处于叛逆期,父母对他们的吸引力减弱。
他们需要积极捍卫自我意识,从而脱离父母,减少自我意识成长带来的情感焦虑和不安。
因此,对于现阶段的儿童,我们只需要做:
先用认同敲开孩子的“门”,然后放一张舒服的“沙发”,让他在有足够安全感的状态下放松下来,多倾听,再沟通。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依靠。
现在他们正在经历我们曾经经历的事情。但也是我们现在的理解和包容,让他们以后更好。
那么,当家里有青春期的孩子时,父母应该如何沟通呢?
《绍兴网上家长学堂》新讲座。
特别邀请王菲菲老师,于3月23日(星期二)19:30,开展 《智慧母亲修炼法,助力孩子青春期》 专题讲座。
讲座中,王菲菲先生将从三个角度剥茧,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解读孩子的潜台词,用五种方式解决沟通问题。
完成从“无话可说”到“无话可谈”的惊喜转变,做一个温柔的孩子伴侣。
绍兴王上家长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