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教育 > 力学公式(三大力学哪个最难)

力学公式(三大力学哪个最难)

高中物理:《力学》常用公式总结!高中生好好学习,好好努力,帮你搞定!

今天大师给大家带来了——力学公式的总结,高中物理考试经常难,高中生可以用~

更多初中高中知识干货,关注我,天天更新!

多看物理知识,关注微信

结构力学常用的超完备公式有58个。你必须使用它们!

微信号朱龙结构设计PKPM施工工艺施工领

1、常用截面几何与力学特征表

注:1。I称为截面相对主轴(质心轴)的惯性矩(mm4)。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2.w称为截面抗力矩(mm3),表示抵抗截面弯曲变形的能力。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3.I指截面回转半径(mm),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4.以上所有类型中,A为截面积(mm2),Y为截边到主轴(质心轴)的距离(mm),I为到主轴(质心轴)的惯性矩。

5.以上列出的几何和力学特性主要用于检查构件截面的承载力和刚度。

2、单跨梁的内力及变形表

2.1简支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2.2悬臂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2.3一端为简支梁,另一端为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2.4两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2.5外伸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3等截面连续梁的内力及变形表

3.1两跨梁的内力和挠度系数

注:1。均布荷载下:m=表中系数QL2;V=表中系数QL;

2.集中荷载下:m=表中系数fl;V=表中系数f;

[例1]已知l=5m,均布荷载q=11.76kn/m,每个跨度有一个集中荷载f=29.4kn,从而计算中间支座的最大弯矩和剪力。

[解] MB分支=(-0..7652)(-0..45)

VB left=(-0..765)(-0..4)

[例2]已知对于三跨等跨梁,l=6m,q=11.76kn/m均匀分布,计算边跨最大跨中弯矩。

[解] M1=0.080 11.76 62=33.87千牛米

3.2三跨等跨梁的内力和挠度系数

注:1。均布荷载下:m=表中系数QL2;V=表中系数QL;

2.集中荷载下:m=表中系数fl;V=表中系数f;

3.3四跨连续梁的内力和挠度系数

注:同一个连续梁,三跨等跨。

3.4五跨连续梁的内力和挠度系数

注:同一个连续梁,三跨等跨。

3.5两个不等跨梁的内力系数

注:1。m=表中系数ql21;V=表中系数ql1;

2.(mmax)和(Vmax)表示它是相应跨度内的最大内力。

3.6三根不等跨梁的内力系数

注:1。m=表中系数ql21;V=表中系数ql1;

2.(mmax)和(Vmax)是在最不利布置中载荷的最大内力。

4双向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及变形系数表

符号描述如下:

僵硬

其中E——弹性模量;

H——板厚;

自变量——泊松比;

和max ——分别是板中心点的挠度和最大挠度;

Mx——为平行于板中心点lx方向的弯矩;

My——为平行于ly方向的板中心弯矩;

Mx0——固定边沿lx方向中点的弯矩;

My0——固定边中点处沿ly方向的弯矩。

标志的规定:

弯矩——使板的受力面为正;

当位移方向与载荷方向相同时,挠度——为正值。

4.1四面简支

4.2三面简支,一面固定

4.3两侧简支,两侧固定

4.4单侧简支,三侧固定

4.4四面固定

4.5简单支持

当为等宽变截面矩形拱时,公式I=IC/COS 表示的截面惯性矩变化规律等价于以下截面面积变化公式:

此时,上述公式中的n可以表示如下:

下表列出了变截面矩形等宽实心腹拱的n值。

2)水平荷载下轴力变形的修正系数近似取为

(2)带拉杆的双铰拱

1)竖向荷载下轴力变形修正系数

E——拱圈材料的弹性模量;

E1——拉杆材料的弹性模量;

A1——横拉杆的截面积。

2)水平荷载下轴力变形修正系数(忽略拱圈轴力变形的影响)

矢量高度为f——型;

L——是拱的跨度。

5拱的内力计算表

内力符号规定如下:

V——向上为正;

H——为内向正;

在M——刚架中,虚线的一边在张力下为正。

6.1《"-shaped刚架内力计算表(一)》

6.2《"-shaped刚架内力计算表》(2)

6.3“”形刚架内力计算表

朱龙结构设计

版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ABC留学网提供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jumpabc.net/zaixianjiaoyu/29978.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