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精神分析三大理论)
精神分析如何理解焦虑?
来源
雅丽心理学
微信上所有的心理问题中,焦虑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往往,这也是最容易被忽略、误解、低估"s的心理问题。所以几乎每个心理学网站都在讲这个问题。在心理学的众多理论流派中,不同的流派对焦虑的理解是不同的。
我们如何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理解焦虑?怎么才能克服?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先说焦虑的表现。
焦虑的表现有哪些?
焦虑的表现有很多,有的已经在DSM的诊断手册中列出,有的没有列出。
在想想你紧张或着急的时候有什么表现,这些基本上也就是焦虑的表现。,一些人折断手指,一些人咬指甲,一些人扭关节,一些人打扫和整理房间或者让自己忙起来,一些人酗酒和滥用药物,还有一些人冥想和写日记。
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我们都建立了应对焦虑的方法。但是有时,这些方法可能不起作用。这时,焦虑就会用精神分析的话来表达为“症状”。
例如:
惊恐发作
焦虑最明显的表现恐怕就是惊恐发作,——,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手脚发抖,各种念头像一群恶魔一样在脑海里飘荡。这种感觉就像是突发心脏病,你感觉自己要死了,很可怕。
注意力不集中
焦虑的另一种表现是难以专注于当下。你可能很难开始或完成一个项目,容易失去理智,没有做事的动力,处于无序状态。
睡眠困难
另一个常见的表现就是难以入睡。你可能在床上辗转反侧,担心自己的生活,担心自己的责任,担心自己的工作期限,担心自己的钱包缩水,担心自己的心疼,担心各种家庭问题。
躯体症状
有时,焦虑表现为身体症状:胃部不适、身体紧张、胃肠疾病、头痛、疲劳等。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除了身体症状外,焦虑还可能通过其他方式表现出来,如家庭行为问题、学习成绩低下、社交问题等。
其他可诊断的焦虑障碍
有些人的焦虑可能更严重,如拔毛癖(一种拔头发、眉毛和睫毛的强迫冲动)、惊恐障碍、恐惧症、强迫症(对某些物体、动物、人或场景,尤其是儿童的恐惧)等。这些都是你身心努力应对焦虑的结果,可惜没有效果。
精神分析是怎样理解焦虑
以及焦虑的治疗过程的?
心理学不同的理论流派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焦虑。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是有益的,能够促使我们去学习、解决问题以及提高生产力。
但如果焦虑程度太高,当我们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不足以应对压力或环境的变化时,就会出现以下三种反应之一:战争、逃跑、僵局。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焦虑是心理问题的核心。在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分析的入门讲座中,他区分了两种焦虑:一种是“现实性焦虑”,式的,即对真实危险的恐惧,另一种是“神经性焦虑”,式的,源于内心的心理冲突。他还说,焦虑也可以是情绪转变过程中的替代品。
当然,精神分析有不同的流派,对焦虑的解释也不一样。他们的共同点是当有其他症状存在时,焦虑的症状有其无意识意义,这意义因人而异,且非常重要。
在精神分析心理治疗中,你可以谈论自己的焦虑以及焦虑的表现。
只有了解了你和咨询师/治疗师之间的关系、你在这段关系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你的过去经历,你才能理解自己的焦虑的意义,进而才能知道如何克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