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教育 > 美学概论(美学概论是由谁主编的)

美学概论(美学概论是由谁主编的)

【书画理论】培养审美能力,创造美好生活

为什么要学美学?

很难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审美既不能像经济学一样帮我们赚钱,也不能像法律一样帮人打官司。然而,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他们从未停止过审美活动。所以美学不能从一般的“有用性”来看。学美学的目的如下:

(1)从审美活动中理解人的自由

自从有了人,世界上就有了审美活动。即使没有生计,生意惨淡,或者战争肆虐,也会有审美活动。杜甫落魄时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住在千万栋楼里很安全,活在世上的人都很幸福。”这是杜甫穷困时唱的思想歌曲。王在刺骨的沙漠中守边“青海云长雪山深,孤城望玉门关”。黄沙历经金甲闪耀,楼兰却再也回不来了。".甚至人类祖先在吃血喝血的时候,打猎后在荒野里点起篝火,踱步,用手敲打节奏,围着篝火跳舞。

这些都说明人类不是被环境束缚的奴隶。他可以在任何艰难的环境中超越环境,唱出他的自由,让灵魂里的一阵风指引他前进。这是审美活动见证人类自由的证据。可以说,人类的审美活动根植于人类的自由。

因此,在美学中研究人的审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深刻理解审美活动与人的自由以及人的自由本身的关系。这不仅可以通过审美活动本身来理解,也可以通过对审美活动的研究来理解,从而完善我们的生活本身。

(2)从审美活动中理解人的完美

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曾经说过,只有理智的人是野蛮人,只有理智的人是野蛮人,真正自由、完美的人是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的和谐人。这并不是说人的感性方面和理性方面自然是对立和分裂的。其实在审美活动中,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出现的。我们在审美活动中感到快乐和自由,因为我们在审美活动中是一个完整、自由、和谐的人,展示着自己。

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分工的深化和细化,整个人被分成了不同的部分。当一个人以工作为生时,他就是一个劳动者。此时他的审美方面被单纯的生存目的所遮蔽。所以,他工作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会唱歌;当他努力挣钱养家的时候,他只是一个被生存压力占据的工具,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当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理性的法律、道德和制度规则,尽力克制自己的感情和情感活力时,我们就成了理性片面的人。当这种理性的压力和约束太大的时候,我们甚至忘记了我们感性的存在。比如在宗教的压制下,我们会彻底否定自己的肉体。这个时候,我们作为人是不健全的。只有当审美活动真正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他才能恢复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自由和谐的生活。

所以,美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们从整体上理解自己的和谐存在,努力按照这样的整体性去创造自己的生活,让人们的生活以自己为目标。

(3)培养审美能力,创造美好生活

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学习美学知识,培养每个人的审美能力。这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蜜蜂只是根据本能筑巢,而人却可以一直按照“美丽的尺度”筑巢。我们可以更广泛地使用这个意思。人其实一直都是按照美的尺度来生活的。所谓“以美的尺度活着”,并不是用某个固定的尺度来定义我们,而是人按照人是人的方式活着。就这样,我们的“吃”不是“吃”,而是“好吃”;我们的“穿”不仅仅是“遮体”,而是变成了“服”;我们的“栖居”不是“巢栖居”,而是“诗意栖居”;我们的“行走”不是动物的觅食行为,而是“游泳”.

人们常说,每个人都有爱美之心。前面说过,人人生来就有感性。如果不学美学,我们还可以欣赏音乐,唱歌,读诗或者小说,还可以买适合自己的衣服。但这些都是无意识做的。学美学就是把这些都变成有意识、有意识的行动。我们要有意识地按照美的尺度去构建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美术馆里的美的现象,也能知道电影院、音乐厅里美的存在,而且在我们工作、衣食住行的每一个环节都按照美的尺度去生活,才能真正提高我们作为人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美学作为人文学科中的一门学科,确实是一种“人学”,即不仅仅是研究人,更是为了人,成就人。

1.注:参考文献: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牛洪宝著《美学概论》

注:本文来源于 今日头条-书画的世界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画廊

一号

敬请

关注

成功

文化

敬请

杭州市临安区数据资源管理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ABC留学网提供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jumpabc.net/zaixianjiaoyu/30008.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