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 补习_高三补课班
高三,该不该补课?父母该怎么办?
高三的时候,很多家长急着跟着孩子,天天催孩子学习,生怕一句不催就考不上好大学。这种“兴奋”与“焦虑”的混合情绪,是高三学生及其家长普遍存在的现象,既代表着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也包含着对未来结果不确定的担忧。
我们为什么不补课呢?
“我不会辅导孩子,不让他补课,作为家长我能做点什么吗?”“孩子平时学习很努力,周末补课,怕受不了。但是听说他们班很多同学都在补课,怕孩子掉队。他们应该向孩子报告吗?”“一对一的方式一定有效吗?教育机构值得信任吗?”.对于高三家长来说,以上问题并不少见。
“每个班40多名学生,每个人对知识的吸收程度不同,老师不可能全部照顾好。有些跟不上老师进度的同学,可以去参加薄弱科目、薄弱知识环节的辅导。”“其实学校的作业已经够多了。有些学生住在学校,不得不学习到很晚。他们一周只有周六在家。如果这一天去课外补习,你可能负担不起。”.老师之间有争执。
“听说XX补习后进步很大!”“没用,我班已经临时抱佛脚两年多了,一点用都没有”.“孩子们”也在窃窃私语。
毫无疑问,很多考生确实在教育机构补课。在教育机构铺天盖地的宣传中,补习和评分的案例被无限放大,甚至模糊了大多数考生实际上依赖学校自主学习的主流效果。补课,作为父母的安慰剂,考生的镇静剂,正在慢慢被包装成一种治愈一切疾病的“特效药”,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真的需要补课吗?
一般来说,老师会把高三的复习当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安排;补课后,导师会根据考生的情况进行安排,所以他们之间会有冲突。补课会对学校课程产生影响。比如学校讲几何,补课还是讲函数。如果学校和补习工作有时间冲突,你只能喊“上帝!”就是这样。
经过反复验证,高三好的学习策略包括五个部分:第一,课前预习,发现问题,然后重点听课。第二,认真听,抓住本质。第三是做笔记,不是基本概念,而是老师对概念的讲解。老师讲例题的时候,听听老师的分析和解题,把答案抄下来,然后课后自主做。第四,下课后,把当天学到的东西多看几遍,反复思考,直到完全理解为止。第五,每次考试前重复平时的作业和之前试卷中的错题。这是一个检查和填补空白的好方法。不难看出,宝贵的业余时间被用来消化、吸收、沉淀、升华,这是大多数考生不肯补课的根本原因。
父母要怎么做?
作为高三学生的家长,希望在关键时期尽可能支持孩子的学习是人之常情。但作为孩子人生的向导,父母不能完全寄希望于“买”和“等”,更重要的是温暖和关爱。养健康的孩子,首先要做健康的父母;希望孩子有好的心态,父母首先要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心态。孩子的自信很重要。父母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他们的心态和情绪会相互影响。父母应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有意识地影响孩子。比如孩子自卑痛苦的时候,父母要用真诚积极的语言鼓励安慰孩子:“虽然你以前的基础不是很好,但是我们现阶段已经看到了你的努力。放心吧,我爸妈相信,你继续坚持下去,一定能追上的。”父母给孩子鼓励和信任,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他们的p
第二,分清辅导班和出勤的关系。辅修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觉得校外老师讲的内容比学校老师讲的好;第二,学校内外的老师都没听懂他们说的话。其中,前者居多。在以往的高中教学中,有考生认为学校老师的复习进度太慢,只好自己重新起炉灶,以补课为主,正常课为辅。结果高三整体杂乱无章,考点模糊,导致高考失利。所以,不要目标太高,不如别人,任何学科都要注意系统性。校外辅导班只是零敲碎打,缺乏系统性。考生要记住,高三复习偏向踏实,一步一个脚印的人。
第三,考生要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真正需要补课的考生要统筹规划,统筹安排,才能让校外补课真正起到“补课”的作用。需要了解学校的教学内容,然后再做进一步的强化训练。
第四,家长要及时与补习老师沟通。有些家长只知道花钱送孩子上辅导班,不顾孩子的学习状况。家长不妨选择合适的时间陪孩子在校外补课。通过观察、理解和交流,他们可以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更快更好地完成学校内外的学习。
当然,高三生和父母不要完全排斥补课,补课要做到“救急不救穷”,可以适时带着明确目的和具体问题按需进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