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康上网行为管理(网康上网行为管理mgt口)
贵阳新闻综合广播电视台于1999年开播,无论是收听率还是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贵阳14家广播电台前列,每天收听人数超过100万。面对全国会议活动————贵阳数字博览会,贵阳新闻综合广播站的声音不可或缺。5月26日,网通技术执行副总裁左英男接受了电台的采访,播出后得到了观众的热烈反响。为此,边肖特意整理了一些采访记录和边肖的一些个人见解供大家欣赏!
记者:您对过去传统的数据安全是如何理解的?与现在强调的大数据安全有什么区别?
左英男:我觉得无论是个人消费者、企业还是政府机构,数据的价值都是非常大的,数据一旦被黑客或者其他恶意组织泄露、拿走,损失会非常大,这是过去对数据安全的理解。现在我们说大数据,就是把多维度、海量的数据集中在一起,进一步分析、处理、加工,让大数据发挥更大的价值作用。然而,数据的高度集中必然会带来更大的安全问题。一旦攻击者突破,数据丢失是不可想象的。与过去相比,大数据带来的价值是巨大的,但其安全风险和危害也是巨大的。
拙见:大数据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发现”的明显目标,很快就会成为网络攻击的首要场所。一方面,大量数据的集中存储增加了泄露的风险。黑客一次成功的攻击可以获得比以前更多的数据,无形中降低了黑客的攻击成本,增加了“攻击收益”;另一方面,大数据意味着海量数据的集合,其中包含更复杂、敏感、有价值的数据,会吸引更多潜在的攻击者。
记者:网康在大数据安全方面做了哪些尝试?
左英男:网通不断用大数据技术解决大数据问题。就像在论坛上,360企业安全集团总裁齐向东强调,要用大数据解决大数据的安全问题。在这方面,网通正在努力帮助客户解决我们产品和服务的一些问题。目前,网康已经拥有大数据相关产品,是国内首个丢失主机检测系统。通过异常行为识别技术和威胁情报技术,可以对丢失的主机进行分析、发现和追溯,还原整个攻击过程,发现弱点,进而部署对策,实现提升的主动防御能力。
小编拙见:网康作为一家专注于网络应用层十多年安全厂商,过去十多年网康在全国范围内已成功为客户部署了4万多台安全设备(包含下一代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等)。这些产品基本都部署在互联网出口,每天都会有各种海量数据流通过网康设备。从这个角度讲,网康天生就具备独特“大数据基因”。慧眼云可以与网康的安全网关设备(下一代防火墙NGFW、上网行为管理ICG等)进行联动,实时将分析检测后的结果下发到网关设备,从而构建从发现到阻断的整体防御体系,进行多级的协同防御,彻底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慧眼云的安全能力,在高校和政府获得了广泛应用。
记者:现在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普通的民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是越来越多了,但是老百姓碰到类似钓鱼网站、伪基站,这些并不高明手段,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相信呢?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左英男:从两个维度解释这个问题。首先,从技术角度,充分利用技术手段进行保护,比如白名单技术。对于一些网站,我们可以告诉你这个网站是有认证的,是招商银行或者某银行的认证网站。通过这个标签,用户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判断哪些是合法的应用。 但是技术手段支持需要更贴近用户,这也是我们厂商面临的一大挑战。
其次是加强法制建设,增强公民安全意识和普及教育。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更多的老百姓都接触到一些IT的智能设备,可是他们的安全意识还没有跟得上来。所以我觉得无论是厂商,媒体,还是政府需要一起努力,多做这种安全普及教育,提高民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小编拙见:那么如何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科普网络安全知识呢?过去几年网康打造的网络安全科普项目《安全小讲堂》就是主要面向广大网民,通过网络安全知识的普及,提升全民网络安全素质。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网康《安全小讲堂》不同于传统的专家讲课方式,其依托网康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技术优势,将大众关心的网络安全知识重新包装,通过图文、漫画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网民知安全,懂安全,从而实现全民“保安全”。
总结:要真正实现网络安全,仅仅依靠政府的引导和专业机构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全国的网络安全意识其实网络安全最大的风险就是没有意识到安全风险,也就是网络安全的问题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更是意识的问题。只有增强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才能共同维护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