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鸟瞰图(图书馆透视图手绘)
小乐TalkShow2020-08-11 17:03:59
1954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前16年,陈述彭先生手绘了一系列的中国地形鸟瞰图,让读者从一个假想的视角观察这个国家。陈先生后来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图集》,并成为科学院院士。但在我看来,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还是这套浅显而直观的斜视鸟瞰图。大致按顺时针排列如下:
黄淮海平原改造
最后一张是未标注的中南区地图。感谢陈院士为我们留下的科普资料。
要想知道陈院士如何画出这些图,请看他的高水平教材:
补充1:
这种图其实并未反映真实的地貌,明显夸大了纵坐标上的凹凸。但必须注意到,人类在竖直方向移动1米,耗费的能量差不多相当于水平方向运动10-20米,爬100米的坡比步行1公里还要疲劳,汽车情愿绕上几十公里,也不肯翻1000米高的山。换句话说,人类从自身运动角度去体会三维地形,对垂直方向的的感知本来就要比实际高差大一个数量级。这种地图把纵坐标跨大了10倍以上,虽然不符合实际地貌,但 非常符合人类在地表运动的实际感受,对普通人而言更直观,更“有用”,是一种视觉表现手法。
补充2
再来几张俯瞰图:
北京旧日风貌
30年代上海
日本人画的沈阳
旅顺口,日俄战争打成尸山血海的地方,左上方山头就是203高地。
卫星地图
天津
自东向西看关中,潼关天险下流出的黄河
回头再看一眼陈先生画的八百里秦川
日本松山城
1856 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