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教学(中国十大禁拳)
拳击是一项运动,也是一项技能。今天,我们来谈谈拳击是否可以自学。
自学拳击有没有“土壤”?
“自学拳击”是一个热门话题,似乎充满了争议。
在拳击贴吧,有人发帖求证,有人求澄清(你能自学拳击吗?),有的求指导(自学拳击n个月),有的求鉴定(这个水平怎么样,自学!),这些帖子经常引起口水战,充满火药味。
自学是指人对事物的吸收和接受能力,也是指在没有接受指导和教育的情况下,掌握了一定技能的状态。
那么,自学在拳击运动中意味着什么?
今天就来说说,中国是否有适合“自习拳”扎根的土壤。
一般来说,“自考学校”(这个名字没有贬义)通常会通过网络观看教学和比赛视频,以及爱好者之间的实战学习和互相学习。
说到教学视频,不得不提的是,前段时间“光头詹森”的一个视频非常受欢迎。
有多热?
部分卖家已翻译视频(仅翻译,英文版可免费观看),整套售价100多元。
我们暂时不对该视频的技术含量和商业价值发表评论。从侧面看,正是因为国内拳击教学视频的稀缺,才造就了这样的商机。
教学视频如此匮乏,哪里谈得上自学拳击的条件?
自学失去了“批改”的重要环节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有视频,如果你认真学习,真的能学到原来的拳法吗?
很多人都知道,学习拳击技术可以说是一个从模仿、熟练到灵活运用的过程。
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被很多人忽略了,那就是“批改”。
拳击的技术动作非常细腻。在模仿的过程中,任何人都会在这样或那样的细节上犯错误和问题。
在这一点上,世界冠军也不例外。
在职业球队和俱乐部,老队员和教练及时提醒和纠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专业指导。
但如果是自学呢?
也许,没有专业的指导,一个自学者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错误的动作,直到养成一个坏习惯。
所以,在一些自学视频中,“猫爪功”、“醉拳”,出现了一些奇怪的动作,但都与拳击无关。
其实网上的教学资源大多不完整,专业性有待商榷,书店里的教学书籍也可能把人带进坑里。
前段时间网上一篇热门文章《教你拳击中最标准的拳击姿势,绝对干货!》非常抢眼。
抱着学习的态度,点进去看了看。看完之后,我想换个标题。姑且称之为“绝对坑货”!
在所谓最标准的拳击姿势中,一个票友级别的影视演员扎卡(是的,一个演员)充当教练的示范动作,几乎所有的示范动作都犯了错误。如果真的被网友视为“教学干货”,这个坑应该有多少人填?
这个演员,扎卡,不是没有脑袋。除了教一些电影明星学拳击之外,他还出版了一本拳击教材,但他真的是拳击票朋友。
是的,你没有错。要明白,这是中国,一切皆有可能。关于扎卡的细节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简而言之,只要记住他是拳击票的朋友,有些书店的书架上仍然有他的杰作。
无条件学拳击更好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自学学校”的另一个学习资源:比赛视频。
像“梅威瑟的抬肩防守”和“泰森的跳水和晃动以避免出拳”这样的技术动作被拳迷们津津乐道。
的确,在比赛的视频中,这些都是大佬们做出的著名举动,令人着迷。
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基于坚实的技术基础
如果不打磨很多正确的技术动作,而是直接根据比赛视频学习技术动作,就像直接根据《兰亭序》学习王羲之的行书,完全是玄学,本末倒置。
说起这个,很多朋友可能不服气。
“学拳击,就是想玩得开心,健身发泄,不玩游戏。为什么要这么专业?”
拳击和很多大众运动一样,对抗性很强,这也是大多数“自考学校”热衷于实战的原因之一。
据我所知,大多数自学成才的人在实战中都是“轻装上阵”。他们没有头盔和护齿器等防护装备。当他们打架的时候,他们也会互相挥拳相向。这不是拳击,但显然是带着手套打架!
这种“保持身材”的说法和效果,简直赞不绝口!
如果真的想发泄,买个棒球棒,猛击沙袋,既避免了受伤,又达到了健身的效果。再说了,你不用反复跟别人解释,我练的是拳击!
我知道这些说法让很多人不愿意自学拳击。
其实原因很简单。
如果你真的喜欢,就去学吧!
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网友戴着拳击手套,打沙袋的视频,发自内心的说,真正喜欢拳击的人不会认为是拳击。与其强行搞拳击,不如学一套拳击运动来“强身健体”。
最后,让我们回去读一读“自学”的含义,“掌握某项技能而不接受指导和教育。”
恕我直言,我不敢相信没有专业教练的指导和教育,有些人通过看视频、打胜仗就掌握了拳击技术。
也许你根本没学过拳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