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名字_韩国人名字特点
众所周知,要彻底征服一个地区,首先要征服这个国家的语言文字。因此,秦始皇横扫六合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同样的书,在同一轨道上训练,统一测量。也正是在秦始皇的一系列倡议下,中华民族完成了第一次真正的统一。
后来西方在近代开始殖民整个世界的时候,也用了这一套。例如,越南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为了征服越南人,法国人在当地发明了一种叫做“越南罗马文字”的东西。越南人很快接受了法国人的安排,废除了800年前使用的汉字。直到现在,“罗马文字”还写在越南。
当然,越南更早使用汉字作为书写文字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中国是越南近千年的宗主国。当时越南不是中国唯一的藩属国,今天的朝鲜半岛也不是。
但是,朝鲜半岛没有越南人那么长时间使用汉字。1466年,半岛第四代世宗李敏和他的儿子编纂了一本名为《训民正音》的书。此后,朝鲜语首次作为书面语出现在朝鲜半岛。
李欢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直接用汉字不好吗?对于朝鲜半岛的人来说,汉字可能没有这个《训民正音》实用。因为在此之前,朝鲜半岛只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他们总是用汉字书写。
韩语和汉语其实是两个不同的语系。用汉字写韩语是极其不匹配的。说白了就是太难学了。为了提高人的教育水平,也为了方便人们的写作,李欢父子创作了《训民正音》。
这一点在《训民正音》的序言中也得到了验证。李恪序言的大致意思是,我国的语言和中国的语言不一样,更难用文字流通。这本书《训民正音》是为了方便民族表达而专门制作的。
本书还详细收录了现代韩语的基本要素,即21个元音音标和19个元音辅音。毫不夸张地说,李欢是现代韩国人的创始人,韩国人真的很幸运,有这么多有才华的皇帝。
但是,《训民正音》虽然已经编制完成,但推广起来并不容易。因为韩文是音标字,和形汉字有很大区别,也比较容易学。当时很多韩国贵族不喜欢《训民正音》,认为这是底层人民使用的一种文字。相比之下,贵族们更喜欢用“中国去乡下”的汉字。
贵族虽然不用,但也阻挡不了易学《训民正音》在普通人中的流行。它很快在底层流行起来,成为大街小巷人们的日常用语。正因如此,长期以来,汉字在韩国被视为贵族文字,但其本身的朝鲜文字却成为底层文字。
然而,渴望学习的韩语,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后,也面临着自己的困境。汉字有几千个,而韩语只有21个音标和19个辅音。单从排列组合来说,汉字的图案比韩文要多得多,更不用说在表达和描写上的多样性和细节性了。所以,韩语虽然易学,但汉语不够丰富,表达不出它的意思。
而这也体现在名字上。众所周知,多音多字同一个音的现象在汉字中相当普遍,但刚出生的韩国人却没有这样的系统。由于《训民正音》中的韩语是音标字符,所以会有很多不同的名字读成一个音的情况。比如要喊“张伟”,那么“张伟”和“詹伟”都会同意。
因此,为了区分书写中声音相同但名字不相同的人,有必要引入汉字。汉字的数量和多音字系统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韩国身份证现在总是用括号标注中文名字,这也是韩国作为中国藩属国的烙印。
其实不仅仅是朝鲜,就连当时属于中国的藩属国,如越、日,都有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人渗透的痕迹在东亚,中国的文化辐射了太多的文明,这些都见证了古代中国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