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培养数学思维(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
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非常重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孩子一入学,大多数孩子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数学。毕竟这也是孩子从形象思维开始到抽象思维的起点。其实在孩子数学学习的初始阶段,除了必要的学校教学,家长还需要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不断激发孩子的数学思维,将所学的数学方法运用到生活中。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免费育儿的知识,可以加一个每周微课微信不要错过“数学启蒙敏感期”
具体来说,儿童数学启蒙时期有五个阶段,即0-1岁、1-3岁、3-6岁、6-9岁、9-12岁.过了12岁,孩子学习数学的敏感期就错过了。,当然在这五个阶段有不同的学习节奏和深度。
斯坦福大学数学教授乔博厄勒(Jo Boaler)曾经说过,没有“天生的数学大脑”。但想必这个“天生”是遗传学领域的一个讨论,而我们后天看到的是“这个孩子数学好,有天赋”,也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很好地利用了最关键的数学启蒙阶段。
孩子0-1岁的时候,大脑完成40%的发育,,包括大脑神经元细胞、髓鞘和海马,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联系都是在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
虽然这短暂的一年转瞬即逝,但可能是五个阶段中最关键的一年。“其实孩子都学会了,学习的速度极快。只是他不会以一种成年人的方式给我们反馈,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学会。”
与此同时,数感也是很重要的数学能力.但什么是数字感?官方的解释可能是可以灵活处理数字,拆解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培养孩子的数感,要充分调动孩子的五官,要知道哪个时期哪个感觉最强。
比如0-3岁,孩子有触觉和视觉;3-6岁是视觉领先,触觉弱化,变成合作;6-9岁听力逐渐增强;9-12岁时基本稳定为视觉第一,听觉第二,触觉最后。
基于这样的理解,对于1-3岁,的孩子来说,当他们知道数字的时候,他们必须有比如数字饼干,让孩子有一种的孩子,你必须让他看到在加上的呈现,我们必须强调语言,比如说数字3,然后加上不同的单位,比如“3”,“3进”,“3八”,这样他就可以认识到3是一个可变的量,不是像我们中国的汉字那样固定的,而是一个可以用来描述各种事物的量。
实物在手
在生活的每一个场景中,父母都可以让孩子尽可能多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参与其中,让孩子手感.
爸爸妈妈买东西付账的时候,让孩子计算零钱,金额是否正确;当你准备购买新家具时,请你的孩子帮忙测量房间的大小。或者你去超市购物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检查购物清单和购买的商品数量是否匹配。房子在修的时候,孩子还可以看你量门框或者看你在墙中间挂一幅画。这些东西都是生活中的琐事,但却最能有效促进数学知识的吸收。
所以作为最容易给孩子主动知识的家长,更应该努力利用孩子生活中最熟悉的东西,久而久之,数感就会得到培养。即使没有太多的主动知识,孩子也可以通过组合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一定要有浓厚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教育最基本的前提。
3-6岁
父母应该让他们的孩子知道,例如数字概念,知道物体的形状,父母可以问他们的孩子:“看,图片中的帆船上有多少个三角形?”再比如,关于循环的逻辑推理,父母可以问孩子:“先有红圈,再有蓝圈,再有红圈。接下来应该是什么?”比较东西,父母也可以问,比如“这双鞋比那双大吗?”
在早期发展儿童的数学技能,对他们将来快速学习和掌握几何以及更复杂、更深刻的数字概念有很大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