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教育 > 数学三年级辅导(二年级数学上册课堂作业本答案)

数学三年级辅导(二年级数学上册课堂作业本答案)

杭州小学三年级数学辅导|小学三年级数学辅导

三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在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三种数学能力中,影响最大的是运用数字概念的能力,其次是对空间关系的感知,第三是基础能力(概括和推理)。

第一,加强小学三年级学生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有很多,往往只注重算法,而忽略了对数字概念的掌握和对数学的理解。所以只能生搬硬套,或者简单模仿自己做过的例子,不能在变了的情况下迁移;或者只知道一些定义,却不能完全把握这个概念属于什么。

比如学生可以说出圆的半径是多少,但在画图或解题时,只能举出垂直方向的半径,不能反过来解决反问题,不包含在一般范畴或嵌入式数概念系统的认知结构中。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算法和微积分的过程,还要特别注意对数字概念的掌握和对数学的理解,以加强小学生使用数字概念能力的培养。初三数学会有一个长度单位的理解,很多孩子记不太清的公里,毫米,厘米。我该怎么办?请伸出右手,手掌对着自己,从小拇指到大拇指:mm,cm,分米,米,公里。两根手指之间的距离表示前进速度。你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每相邻两指之间的距离相等,也就是说每相邻两个毫米、厘米、分米、米单位之间的推进率相等,就是10。毫米与分米、厘米与米之间的推进率为100,毫米与米之间的推进率为1000,食指与拇指之间的距离为1000。记住单位对应的拇指,这个转换就变得很简单很准确了。

第二,重视和加强发展小学三年级学生“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

数字和形状密不可分。因此,学生掌握空间关系的感性能力也是小学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初三的第二卷,比如圆图(韦恩图),直观地向学生渗透集合的概念。让他们感知到圈里的物体有一些共同的属性,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是一个集合。

第三,观察活动:

观察是指学生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仔细观察,所以是一种有意的注意。训练的方式是:教师提供的“客观事物或现象”具有有序的特点和清晰的背景,并要给出一些观察问题。这将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观察目标,然后让他们观察、思考、说话、做观察记录,从而发现数学的规律和本质。

在“乘除法”的教学中,根据例题得出三个方程:

(5 3)2=52 32

(6 4)30=630 430

(25 9)4=254 94

教师要求学生结合下面的两个思考题观察上面的三个等式都具有什么相同点(即规律)。垂直观察,方程左侧有什么特征?方程右边的特征是什么?方程的左边和右边是什么关系?

教师再要求学生把记录的文字:,两个加数之和乘以一个数,两个乘积之和,两个加数分别乘以一个数.得到了乘法和分布规律。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信息中心(上海市教育信息应用研究开发中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ABC留学网提供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jumpabc.net/zaixianjiaoyu/4864.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