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题选题(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特别说明:课题指南项目不等同于课题名称,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进一步分解和细化,确定具体的课题名称。
一、学科教学研究
语文
1、初中课外文言诗歌阅读材料的选择
2.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策略研究
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确定的案例研究
4.课堂教师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5.作文评价中学生范例选择标准的研究
6.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研究
7.提高高中生辩证思维和言语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
8.高中语文课堂交际言语行为研究
高中数学问题没有办法解决?名师总结出160种正规考试条件,稳定考了140种
很多同学抱怨高中数学解题难度太大,题型太多,刷题没效果,改题不行,自己掌握不了重点。
这时,你必须总结一下方法。怎么总结呢?通常会提到以下步骤:
第一,是怎么做出来的?你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你为什么这样做?想解决问题的原则;
第三,为什么会想到这个方法?思考解决问题;
第四,还有别的办法吗?哪种方法比较好?想各种办法培养求异思维;
第五,能不能换成另一个练习?对一个问题的思考是多变的,推动了思维的发散。
但是很多同学的总结能力非常薄弱,自己解题过程中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自己也不知道,反正是就想到了,但是换一道题就不会了,如何突破这个困境?
众所周知,认识事物的第一步是观察,所以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打开知识的天窗。面对高中数学问题,肯定是这三个方面存在问题:
1、不会识别抓题目中的各种描述方式
2、不会抓题目中的关键词
3、不会抓题目中的各类特征结构
今天,范瑞君和大家分享了我写的一本书:《高考数学解题图》
本书涵盖高考数学八大重难点板块: 函数及其导数、三角函数、数列、空间几何、圆锥曲线、排列组合概率、参数方程(精选研究)分为上下两册。第一卷包含240页的试题,第二卷包含310页的答案分析。
适合中学生及以上
一、全面总结高考数学常考的160类关键条件,以下为部分截图
全面分类总结各种常见的描述方式 彻底根治换一题就不会困惑
3、针对题目条件中不同的结构特征全面总结分类
换个问题就不会了。不考虑就不分析条件。这是很多高中生学习和学习的最大障碍。往往是基本概念记住了,基本方法掌握了,但考试成绩还是一样。这一次会有改进,下次会恢复原来的样子。很难突破,很难有大的超越。高中数学,一定要改变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就是考察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