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科学(物理科技小发明高中)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小学理科课从初三调整到初六,再调整到初一到初六。对于习惯于高年级教学的老师来说,如何在高一高二教理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天,我想介绍一下科技教育专家叶教授关于如何在高一和高二开设科学课的一些建议。
了解学习要求
首先,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了解低年级理科班的学习要求。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调整了学习目标,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四个方面,更加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和综合性。作为教学实践者,教师需要结合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分析,了解教材中各个单元与四个学习目标的对应关系,从而结合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是学习的主要部分,课程标准详细阐述了各部分的主要概念、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教学中要达到的要求。
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是科学学习的重要目标维度。它不仅是学生能力发展和态度发展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包括科学探究的八个要素:“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和评价”。以及科学态度的四个维度:“探索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共享”。在课程标准中,每一节都有明确的目标,了解这些目标可以帮助你更有目的性的设计教学方案。
课程标准还增加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包括科技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科技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时代对科学教育的要求。
了解学生发展的特点
其次,教师需要了解小学低年级学生发展的特点。初中生在感知、注意力、记忆、语言、数字、思维和情感方面的发展处于初级和快速上升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特点,并与课程标准和教材相结合,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知识。
构建学习空间
第三,教师需要安排一个独特的科学课堂,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空间。科学教室里可以有动植物、工具、仪器、教具和高科技产品,可以有不同的桌椅和科技书籍,也可以有学生过去的照片、作品、实验记录等各种展示。科学课堂可以促进学生理解其构成和功能,遵守其规则和要求,进行相关的科学探究,使学生爱上科学。
学会沟通
最后,老师需要学会如何与低年级学生沟通,组织有序的课堂。与其他班级不同,理科班的顺序并不是体现在“安静”这个词上,而是体现在做实验和交流讨论的顺序上。与大三学生交流,需要教师善于倾听,善于关注,善于鼓励,善于提问,从而促进相互理解,形成情感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