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数学不难】初中数学初等函数知识点总结
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可能有很多,但一般是不可能脱离一个过程的,即从最基础的题到难题的升级过程。甚至中考和高考数学考试中最难的最后一道题,都是通过基础知识点转化后拆分组合而成。可以看出,学数学很难,因为学数学的关键在一开始就没有弄清楚。
日本数学家密山国藏曾说:“学数学的人只要老老实实,一步一步地理解它,同时记住它的要点以备后用,就能理解它的全部内容。也就是说,你懂了第一步,就能懂第二步。如果你理解了第一步和第二步,你就能理解第三步。”这里至少提到两个重要的数学学习信息,一个是“循序渐进”,不要太快而忽略基础,另一个是衔接,“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初中数学涉及的知识点中,除了基本运算能力的培养,线性函数、几何等问题是每年中考的重点。先简单介绍一下初中数学的知识点。
一、定义与定义式
自变量x和因变量y具有以下关系:
这时,y被称为X的线性函数.
特别地,当b=0时,y是X的比例函数.即y=kx (k为常数,k0)
二、性质
1.y的变化值与相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比值为k,即y=kx b (k是任何不为零的实数)
2.当x=0时,b是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三、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方法和图形:通过以下三个步骤
(1)列表;
(2)追踪点;
(3)连接;
对图像做线性函数——。所以只需要知道像的两点作为一个主函数,把它们连成一条直线就可以了。(通常求函数图像与x轴和y轴的交点)
2.性质:
(1)线性函数上的任意点P(x,y)满足方程:y=kx b。
(2)主函数与Y轴的交点坐标始终为(0,b),以(-b/k,0)的比例函数始终与X轴相交的图像始终与原点相交。
3.k、B、函数图像象限:
当k > 0时,直线必须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当k <0时,直线必须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当b > 0时,直线必须经过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
当b=0时,直线穿过原点
当b <0时,直线必须经过三四个象限。
特别地,当b=O时,直线表示通过原点o (0,0)的比例函数的图像。此时,当k > 0时,直线只经过第一、三象限;当k <0时,直线只经过第二、四象限。
四、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已知点A(x1,y1);B(x2,y2),请确定通过a点和b点的线性函数的表达式。
(1)设初等函数的表达式(也称解析表达式)为y=kx b。
(2)因为线性函数上的任意点P(x,y)满足方程y=kx b,所以可以列出两个方程:y1=kx1b … 和y2=kx2b …
(3)求解这个二元线性方程,得到k和b的值。
(4)最后,得到主函数的表达式。
五、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1.当时间t不变时,距离s是速度v的线性函数.s=vt .
2.当水池的抽水速度f不变时,水池中的水量g是抽水时间t的函数,设置水池中的原始水量s。g=S-ft .
六、常用公式
1.求函数图像的k值:(y1-y2)/(x1-x2)
2.求平行于X轴线段的中点:|x1-x2|/2
3.求平行于Y轴线段的中点:|y1-y2|/2
4.求任意线段的长度: (x1-x2) 2 (y1-y2) 2(注:根号下(x1-x2)和(y1-y2)的平方和)
中考数学真题试卷中
解析: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学习信息、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教学资源,请去Askcool。com,或者关注Askcool微信。下载Askcool App,边学边赚钱。免费获得20万老师讲解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