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语文(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电子版)
人民教育版,语文同步练习第一天
以下是人教版初一语文同步练习中小学考试网频道带给你的参考:
一、积累与应用(22分)
长度下列单词中,注音正确的是()(3分)
A.shui出生(dn)并留下(hi)
B.农业谚语(扬)母乳喂养(b)潮流(x)
C.发芽(mng)繁殖(yn)折叠(zh)
D.蟾蜍(ch)频率(png)灾难(ji)
2.以下句子无错别字的是()(3分)
A.虽然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但由于进出口货物数量巨大,很难确保没有“昆虫”从网中逃脱。
B.路上汽车飞驰而过的声音.人们开始“过滤”声音。
c从声音中,人学会了分辨和感受各种悲欢,也吸收了知识。
D.大部分带囊胚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中死亡。
3.以下错误解释之一是()(3分)
A.风雪带着道路(满满的,满满的)消失了
B.每年(这个,这个)都充耳不闻
C.冷漠(妥协)留在家里(门)
D.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就激动(停,停)
4.依次在下列空缺中填写单词,合适的是()(4分)
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威尔莫特等人在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研究成果。
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地壳运动缓慢但不可抗拒的理论提供了又一有力证据。
(3)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能繁殖棕榈树蛇的天敌。
A.宣布支持控制
C.宣布支持控制
5.下面几个句子中有些成语的使用不正确是()(4分)
A.生态系统中的强者也受到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无所不能。
B.鲤鱼的细胞核和鲫鱼卵子的细胞质可以和平相处,开始一个类似受精卵分裂发育的过程。
c人面对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强的动植物还是会很无奈。
d .一个“充耳不闻”的人,必然会对外界的一切“漠不关心”。
6.将下列名句的上下句填空。(5分)
不怕浮云遮住眼睛。
(2)水村山国九旗之风。
(3)两岸青山相对。
夜半清风唱蝉。
、不知道要变成这样。
二、阅读理解(38分)
(a)阅读以下内容并回答问题。(16分)
(1)物候现象取决于什么因素?
(2)首先是纬度。桃花开得越往北,候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季节的不同,物候现象的天数南北不同。中国大陆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天南北温差很大,夏天相差不大。春天,早春不同于晚春。比如3、4月初春,南京桃花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春末5月初,刺槐只比北京早开10天。所以在华北经常感觉春天短了,冬天过去了,夏天来了。
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离岸的地方,冬天比同纬度的内陆暖和,春天比内陆冷。所以沿海地区春天的到来比内陆地区晚几天。比如大连的纬度在北京以南1左右,但在大连,连翘和梅花的花期比北京晚一周。再比如济南苹果四月中旬开花或者谷雨节,烟台要长夏了。两地纬度差不多,因为烟台近海,所以春来晚。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低之差。植物开花、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越来越晚,而树叶在秋季越来越早。但是在研究这个因素的时候要考虑到特殊情况。比如秋冬之交,在晴朗的空气中,温度在一定的高度上是反比的低和高。这就是所谓的反转层。因为冷空气很重,所以它在无风的夜晚向下流动。这种现象在山区秋冬季节非常明显,尤其是这两个季节的早晨。经常发现山脚下有霜,山腰没有霜。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热带作物被成功地引入到华南丘陵地区的山坡上,但不适合在丘陵地带种植。
此外,物候现象到来的早晚也有古今之别。根据英格兰南部长期的物候记录,将1741-1750年7种树木的十年平均早春开花日期与1921-1930年的十年平均开花日期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也就是说,春天提前了九天。
7.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有哪些?(4分)
8.这些段落的解释顺序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安排?(4分)
9.“四月人间尽,山寺桃花开。”如何利用文中的知识来理解这首诗?(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