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总结_高三刷题重要还是总结重要
组织总结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是高考复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好的总结,可以让我们很容易地把握课题的全局,勾勒出来。
为什么总结知识体系?
掌握知识的需要
高三复习就是掌握知识,做好本职工作。判断你的日常复习是否有效,取决于你是否掌握了知识,做了正确的题。如果不是,今天就是复习一百个小时,也没用;如果你今天掌握了一两个知识点,正确的做了一两种题,即使今天只复习一个小时也是有效的。掌握知识是做好正确工作的前提。但是课本上知识点太多,背诵很难掌握,更需要的是理解。
需要掌握重点
虽然课本上的知识点很多,比如思想政治学科的经济学上万字,但其实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等等。总结整理知识体系的目的是为了突出重点。
知识提取的需要
其实掌握一个有效清晰的知识体系,有助于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快速有效的提取知识点,对问题做出快速的判断。如果没有知识体系,我的脑子会变得一塌糊涂,回答问题时很容易漏掉很多重要的重点或关键步骤。
一定要总结自己
别人的始终是别人的,自己归纳出来的知识体系才是自己的。有同学说,自己归纳能力不够,担心归纳不全面。已经有现成版本,直接背就好了。那我问你,听别人说长城和自己登上长城的感受能一样吗?自己动手归纳的过程,就是逐渐形成体会的过程。比如,我对三角函数部分的归纳就是三大板块:三角变换;三角图像、性质及平移;解三角形。非常简单明了。这些都是得益于大量题目训练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快速形成知识框架
闭上眼睛思考数学中重要的章节和考点。不一概而论肯定会很乱。如果你做过归纳,而且是两三次以上,你的体验就不一样了。好的归纳会让你一闭上眼睛就知道如何测试一个科目,哪些是重点,哪些不是。必要的考试你都知道,但是到了考场就不堵了。
量变到质变
很多同学抱怨努力学习了这么久,成绩还是不升。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总结。我们发现,每一次归纳,学生的力量往往都会升华一次。当然,这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训练基础上。
如何概括知识体系?
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体系。学生水平越高,总结起来越简单容易。先说一下应该总结什么。很多同学认为,对知识体系进行总结和梳理,就是罗列重要的公式和定理。其实这是很初级的。其实总结整理知识体系有四个问题:
考什么?
确定哪些考点很重要,哪些一般重要,哪些不重要。列出这些考点涉及的公式和定理。如果不理解,记不住,就利用归纳整理的机会,试着去理解和体会这些东西。
如何测试?
这个考点常见的提问方式是什么,选择题还是解答?经常出现在高考题的什么位置,前面还是后面,难度如何,常见的综合形式有哪些?
如何回答?
这个考点常用的解题方法有哪些?往往一个考点的解题方法没有一二十种那么多,三五种已经相当厉害了。
陷阱在哪里?
我经常在某个地方犯错。不要担心别人的错误,关键是自己的错误。对了,你还可以编一些顺口溜,提醒自己避免这些错误,获得高分甚至满分。例如:“间隔问题”
不同的基础,不同的方法
如何用共同的基础总结学生
打开复习资料目录,一节一节往下看,看是否能回忆起每一节中有什么重要的公式定理。回忆完毕后,按照复习资料的顺序,在笔记本上记下章节。如果记不住,就打开课本或者复习资料,看一看,尽量理解。如果能找出这个过程中经常用到的考点,每个考点都测试过什么题目,那就很厉害了。
如何总结基础比较好的同学
如果你基本知道一门学科有哪些章节。尽量把每一章的重要考点、公式定理、重要结论写在笔记本上就行了。如果想不起来,就打开书好好看看。同时,试着问自己上面提到的四个问题,试着回答。
基础好的同学也要总结
快速默写出每一个章节的重要考点,上边提到的四个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每一个章节能不能用一句话讲明白。这个学科能不能用一句话讲明白。比如数学,我就有这么几句话:“任何一道题就是依据条件,往所求(目标)逐渐推进的过程”;“简单题就是一眼能看出条件与所求之间逻辑联系的题,难题就是一眼看不出的题”;“难题往往是简单题的叠加”;“数学题就是列出题目中等与不等关系,加上公式定理,弄复杂,变简单,得答案的过程”。如果到了这个阶段,那就比较厉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