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习成绩_怎样提高学习成绩
提高学习成绩的七个步骤
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
标准化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
有了规范的学习行为,才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才能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三者相辅相成,规范的学习行为是前提和基础。实践证明,一个行为持续3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为,持续100天以上,就会形成习惯。
一、计划管理――有规律
1、 长计划,短安排.要设定一个短期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适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实现。
对2、 挤时间,讲效率。来说,在时间方面制定一个全面的计划并为课后时间制定一个更详细的时间表是很重要的。在课后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s的时间表中,我们应该根据时间和内容的顺序安排自己放学回家后的吃饭、休息和学习时间。学习时间45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如果下午第四节是自习课,也列入课表。
二、预习管理――争主动
1、读:花了大约10分钟通读每门课的教材,并记录下他不明白的地方,这也是你明天在课堂上应该关注的。预习的目的是形成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当你的问题在脑海中形成时,第二天你会专心听老师在课堂上谈论这个地方。因此,发现不明白之处你要写在预习本上。-set起了个预演
2、写:在准备的时候会很模糊,会有障碍,会有思维上的断点(不明白之处)书写下来。-reading和写作是同步进行的)
3、练:准备水平最高的是练习,预习要体现在练习上是课后做能体现双基要求的练习1-2。如果你能做题,说明你的自学能力在提高。如果做不到,没关系,很正常,因为老师没说。
三、听课管理――重效益
上课一定要跟着老师讲,注意重点,理解重点。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预习跟不上。和他的老师的目的是抓住关键点,公共关键点,如定理、公式、单词、句型,更重要的是,抓住他自己个性化的关键点。抓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的事实证明,上课不预习的人有50%-60%能听懂,预习后有80%-90%能听懂。课堂上不懂的知识,应该在课堂上问和学。-建立课堂笔记。
四、复习管理――讲方法
1、想:就是闭着眼睛回忆,回忆,思考,在大脑中播放电影。学生课后最需要做的就是回想。这个过程很重要。清华北大高考的尖子生几乎都这样。学生应在每天晚上临睡前安排一定时间回想。
当2、查:回想是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最有效的复习方法,也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回头看的时候,有些会看得很清楚,有些则模糊不清,甚至完全记不住。如果你能想起来,说明你复习好了。通过这2~3次的间隔,差不多一辈子。模糊不清,完全认不出来的是缺失的部分,需要从头学起。
3、看:阅读教科书和讲稿。你应该既吃面条又多吃一点。这个点,既包括课程内容上的重点在回忆时也包含模糊的“遗漏”点。
4、写:随时记录困难和遗漏。一定要在笔记中把它详细整理,并做上记号,这样说,在复习的时候,注意复习这部分内容。-建立书评
5、说:正在复述。比如每天重复学过的东西,每个周末重复一周学过的东西。听明白了不是真的明白,说明白了才是真的明白。记忆力好,概括能力、领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突飞猛进。将在2 ~ 3个月后到来——这种方法用于预习和复习
五、作业管理――要自律
1、不计时不作业:工作时间有限,记录工作时间,不做任何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比如:20分钟写完英语;25分钟完成数学;
2、不复习不作业:首先复习他所学的知识,然后做作业。
3、遇到难题,百思不得,先放过,后攻坚;
手术后必须再次检查4、不检查不作业:;
5、不小结不作业:完成作业后,他告诉自己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
6、独立作业忌抄袭。
六、错题难题管理――常反思
如果有错题本和难题,就叫会考,是为了以后复习。错题和难题反映了很多知识点的联系。掌握错题和难题,就是手里拿着高分。设置错题本和难题本,每页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原题;
第二部分是错因;
如果第三部分是正确与举一反三:是正确的,他会写出正确的答案。一个月的复习下来,看不下去的时候,他问自己:为什么看不下去?有必要进一步查明原因。这时,要举一反三,把与题目相关的知识点或习题联系起来,写下来。
第四部分是归纳提醒:哪里写错了问题,比如代数,他提醒自己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并自学或咨询老师和同学。
第五部分是复习次数:应该偶尔复习一下。怎么复习?覆盖原问题,用脑子思考——这个方法更适合科学
七、考试管理――抓重点
用一张丢分统计表管理。根据科目分为填空、选择、计算、阅读…项。错了多少分,输了多少分?用统计表说话。这样可以了解哪些知识点有问题,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考试前花点时间做错题
